各类暑期培训班前,随处可见“陪读”的家长。 本报记者 徐彦 摄
浙江在线07月18日讯
又到一年暑假时。和天气一样热的,还有孩子们的暑期培训班。
每年暑假,杭州的各类培训班都是人满为患。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不少兴趣班,更是得摇号才能进去。
本该是孩子们休养生息、快快乐乐的夏天,却成了“第二课堂”。孩子们叫苦连天,家长们也摊摊手、一副无奈的表情。
暑期培训班为何一年比一年火爆?孩子们是主动报名还是被动接受?在趋之若鹜的背后,家长们是否应该冷静地想一想:“我们真的希望孩子们在培训班里‘熬’一个难得的悠长假期吗?”连日来,记者走进杭城各类热门培训机构,一探究竟。
初一学生的暑假一天:
上午英语课、下午理化实验课、晚上钢琴课
这暑假过得比平时上学还要累
早上8点半,闹钟一响,初一学生谢佳琪(化名)就睁眼了。
“好歹还算有懒觉睡。”咕哝两声,起床、洗漱、早饭。一切就绪,9点,谢佳琪出门。10点,她在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有新概念英语课要上。
11点半,下课。谢佳琪一个人在附近乱转,随便找家小饭店打发肚子。不是她不想回家,而是下午2点,她还有课要上。
拖拖拉拉午饭吃完,还是早得很。才12点半,还有一个半小时才上课。想想无处可去,谢佳琪只能回到青少年活动中心,找个没人的教室,趴着休息会。
下午1点半,手机响起。是妈妈的电话。“知道了,没事,我睡了会,下午会去上课的。”一个电话,睡意全无。谢佳琪揉揉迷蒙惺忪的眼睛,打了个大大的哈欠,从书包里翻出两本书。
下午的课是理化实验班,要从下午2点上到4点半。这是谢佳琪最头痛的课程。碍于老妈的威力,既然交了钱,就只好来应付一下。一会儿怕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得提前预习下。
两个半小时好像也不是那么难熬。一天的课就要过去啦!今天是星期五,周六、周日不用上课,终于可以休息啦!等等,星期五!谢佳琪正洋洋得意,忽然想到,星期五晚上得去钢琴老师家报到。7点到9点,两个小时的钢琴课在等着她。
“啊,为什么?”谢佳琪仰天大喊:“这暑假过得怎么比平时上课还要累?”
家长的无奈:
多数孩子都在上培训课,自家孩子怎能落下?
谢佳琪是杭城一家民办初中的初一学生。虽说秋季开学才初二,没到中考前最后冲刺的一年,谢妈妈却“未雨绸缪”,暑假前一个月,就给女儿安排好了暑期的两个月时间。
7月,怕孩子一放假就松懈,得继续上课。谢妈妈给女儿报了两个班,青少年活动中心上午的新概念英语班和下午的理化实验班。这两门课都是7月11日开课,周一到周五每天有课。英语共有15节,要上三周,上完正好7月底。理化课少一些,10节课。
每逢周二和周五,谢佳琪还得到钢琴老师家报到。实际上,自从升上初中后,谢妈妈已经不再让女儿上钢琴课了。趁着暑假,才重新练习起来。
下午5点,谢妈妈开车来青少年活动中心,接谢佳琪回家吃饭。“外婆饭已经烧好了,回去吃完休息会,就送你去练琴。”谢佳琪别过头,不说话。
谢妈妈看着女儿一脸不高兴,有点尴尬。“我知道孩子累,不想上那么多课,但我也是没办法啊。”
谢妈妈说,谢佳琪成绩在班上比较好,但偏科,语文和英语一向好,数学也还行,但不喜欢自然科学。“这理化肯定得趁着暑假好好补补的。但只上一门她不喜欢的课,我又怕她更反感,就让她再选一门自己喜欢的,当作兴趣去玩玩,她选了英语。”
女儿每天要上两门课,谢妈妈又担心,不能劳逸结合。“钢琴她小学开始练的,练了六年,上了初中学业重,我怕增加负担,就不让她学了。暑假反正时间多,她有兴趣就让她慢慢练吧。”
“我没有兴趣,不想上课,就想在家休息。”一边的谢佳琪突然插嘴。
“一边上文化课,一边上钢琴课,不是挺好的?放松下,陶冶情操么。”谢妈妈揉揉女儿的头,又转向记者。“说实话,我也想让孩子自己安排暑期时间,但读书真的不敢放松。现在竞争多激烈,她们班里一大半学生暑假都报了培训班在读,她怎么可以落下呢?”
虽然不知道补习班到底能不能起作用,但谢妈妈相信,“上了课总比没上好,起码心里安慰点。”“两门文化课花费在千元左右,英语370元,理化450元。“相对其他暑期班,这算便宜的了。”谢妈妈说。
小学生涌入培训大军
家长们都快成“三陪”了
今年的暑期培训班,真有谢妈妈说的那么热吗?记者探访了学大教育、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儒林专修培训。
学大教育文一路校区里,孙洪雨校长告诉记者,学校只有文化课一类的培训,没有兴趣班类型的课程。目前,共有360多名学生在文一校区参加辅导,一对一的文化课程辅导每节课2小时。
“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不等,其中初中生所占比例最大,达到50%,小学生和高中生各占剩下的一半。”孙校长分析,高中生由于学校课业紧张,参加课外辅导的时间相对少,而小学生近年来面临着小升初的压力,五六年级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加入到辅导的队伍中来了。
孙校长说,毕竟是暑期,让孩子有充分的休息很重要。“学校不会让孩子承受过大的压力,基本上每个孩子每天的上课时间控制在4个小时以内,最多6个小时。也就是说,学生每天补课的数量在一到三门之间。
来学大教育的学生,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较为优秀但“吃不饱”的学生,需要课外辅导继续提高;另一种是学习成绩不够好的学生,要单独讲解来掌握知识点。
上周六上午,记者再次来到青少年活动中心。虽是周末,可一点不比平时冷清。刚过8点半,活动中心已是一派热闹景象。有的家长不只送自己的孩子来上课,还帮着送朋友、邻居的孩子。
家长吴先生告诉记者,孩子和朋友的小孩在一个兴趣班,由于孩子的年龄较小,所以需要接送,双方轮流,谁有空谁来。“朋友、邻居家的孩子不论年纪大小,几乎都有暑期班在上。”
记者发现,很多家长送完孩子返回车中,或上网或看报,并不急着走。“因为我家住在上城区,离青少年活动中心比较远,女儿上课一个半小时,我就懒得回去了。”家长陈女士告诉记者,“很多时候我都坐在车里傻等她下课,一起回家,我们都快成‘三陪’了。”
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学管理中心的戚建峰老师告诉记者,活动中心基本还是开展兴趣班。兴趣班以发展孩子的兴趣、培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的,让孩子们自主选择兴趣爱好。目前3个校区共有学生一万多名,以小学生为主。
而儒林专修培训学校则和学大教育一样,重在文化课程辅导。负责人王校长告诉记者,今年和往年差不多,暑期培训仍然很热。
暑期培训日趋低龄化
如何还孩子一个快乐假期
记者了解到,每年一到暑期,杭城的培训班总是热火朝天,比之我省其他城市,要热上不止一倍,而且热度有增无减。那么,暑期班到底为何如此火爆?
“最重要的原因肯定来自升学压力。”儒林专修培训学校负责人王校长分析,“初、高中生有中、高考压力,利用暑期两个月培训充电,这个还可以理解。但近年来培训出现一个现象,就是愈来愈低龄化,这不是个好现象。
为什么?因为小升初也成了不可忽视的压力。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非要读民办学校,摇号摇不进怎么办?只能通过考试来选择。”
暑期班火热的另一个原因,王校长认为和两个月的长假分不开。“两个月的假期,孩子不在学校,家长又要上班,很多家长就担心,孩子在家没事做,自觉性不够,就会整天看电视、玩电脑,不仅松懈、荒废了学习,对眼睛等身体各方面健康也不利。既然在家不放心,还不如出去学点东西。这也是暑期培训热的一个原因,寒假班就没那么火了。
不过,王校长对“病急乱投医”的培训方式并不赞同。“填鸭和题海战术,并不利于孩子学习。毕竟是暑期,孩子需要休息,也需要出去旅游,长长见识,都挤到培训班来,不利于缓解压力,只有劳逸结合,才有可能事半功倍。”
王校长认为:“家长要给孩子充电,其实不需要报太多门课程,两门足矣。学习,最重要的是兴趣。有兴趣才能学得好。所以可以给孩子选一门最喜欢、最有兴趣的学科,锦上添花,更上一层。”
另外,还要顾及孩子学习程度。一味地培训上课,给孩子带来过大的负担,反而不利于举一反三,消化学习。试想,上午的课还没想明白,完全吸收进去,下午又要上新的课。晚上还有作业,甚至另外的课。这就和平时读书没什么两样了,并不能起到非常好的提高作用。
如今的孩子为什么越来越成人化?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精神压力太大,绷紧的神经永远都没时间放松。孩子们最宝贵的童真,如何还孩子们一个快乐无忧的假期,才是家长们应该考虑的,毕竟他们还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