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9日讯昨天下午,就读于西南民族大学的大三学生陈正跃致电新报讨薪热线85251192反映,他被“黑职介”和“托”骗走了250元钱。记者从义乌市劳动监察大队了解到,近段时间以来,大学生暑期打工被骗的事件时有发生,劳动部门提醒大学生求职时一定要擦亮眼睛。
“黑中介”串通“托”
虚构工作岗位行骗
这个暑假,陈正跃设定了一个目标:打工一个月。可他没想到,第一次求职的经历是如此苦涩。
7月14日,是陈正跃到义乌市人才市场找工作的第3天。由于大多数企业只招长期且有经验的员工,陈正跃的求职计划接连碰壁。这天下午,他在一个招聘摊点上看到一则广告:大型饰品厂招收暑期短工,保底工资2500元/月。
陈正跃动了心。他交了50元中介费,中介人员便告知了饰品厂人事经理胡某的电话。“我厂只需招两名员工,这几天有很多人报名,你要抓紧了。”胡经理说,自己可以带陈正跃到工厂观摩一下,如果觉得合适就签订合同。
7月15日,胡经理领着陈正跃到饰品厂参观。虽然工厂规模不大,但求职心切的陈正跃还是决定留下。胡经理表示:“你只要交200元服装押金,明天就可以到包装车间上班。”陈正跃没多想,将200元钱交给胡经理。随后,胡经理说有急事,先离开了。
第二天,陈正跃前去上班,却被工厂员工当做可疑人员。厂长刘强说,工厂近期没有招人的打算,也没有姓胡的人事经理。陈正跃试图联系上胡经理,可对方的手机却关了机。
意识到被骗的陈正跃急忙到人才市场,可再也找不到那家中介公司的临时摊位。
【温馨提醒】
求职应通过正规职介所
义乌市劳动监察大队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少数“黑职介”利用大学生暑期急于求职的心理,常常无中生有,以“某企业急招暑期短期工”为幌子引诱大学生前来报名。一旦交了费,中介公司就会让求职者回家等“消息”,或者串通“托”来蒙蔽求职者,骗取更多钱财。
劳动部门提醒暑期打工的大学生,一定要到有资质、信誉好的职介公司,不要轻信“黑中介”或虚假广告。求职时,应核实职介公司有无劳动行政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和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
交了200元押金
才知每天上班11个小时
无独有偶,来自江西的金振兴也在暑期打工时遇上了麻烦事。金振兴是北方汽车专修学校的学生,他的父母在义乌工作。
暑假开始了,金振兴打算到汽修厂打工。7月8日,他在义乌某网站看到一则汽修厂招聘暑期工的广告,待遇是每天工作8小时,月薪不低于2200元。
7月9日,金振兴到北苑街道一家汽修厂应聘。汽修厂主管龚银辉对金振兴的专业技能水平表示满意,他要求金振兴在汽修厂工作40天,并缴纳200元押金,还说:“押金在40天之后会退还给你。”
第二天,金振兴前去上班,龚银辉拿出一份协议让金振兴签字。金振兴这才知道,这份工作每天要上班11个小时,与招聘广告上的承诺相差甚远。
金振兴不想签合同,可龚银辉说:“你不上班,押金就不能退。”
日前,经过记者调解,汽修厂同意金振兴每天上班8小时,并退还了200元押金。
【温馨提醒】
用人单位不得收取押金
义乌市劳动监察大队工作人员表示,用人单位向求职者收取押金属于违法行为。《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招用职工时,不得向求职者收取押金,更不能扣留身份证、学生证等证件。
此外,针对近期部分大学生暑期打工被骗增多的现象,义乌劳动部门提醒求职大学生,应聘前要清楚应聘岗位从事的工作内容和性质,不要被所谓的高薪迷惑,以免上当受骗。同时,与用人单位签协议要谨慎,一定要与用人单位签订权责明确的书面协议书,看清用人单位名称,以免对方耍花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