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2日讯
杭城夏夜,敢称“王”的各路美食来势汹汹,“鸡爪王”、“扇贝王”等夜宵小店,都挂上了“潮流美食”的标签。
一时间,众多食客害怕落于人后,蜂拥挤进十多平方米的“小道场”。许多人甘心苦等两三个钟头,只为试一试盖满粉丝、淋上酱汁、撒遍红椒的“王的扇贝”。也有人从外地驱车而来,一次拿出上十张百元大钞买几百只“王的鸡爪”。还有更多的年轻人,拿着手机,凭微博中的消息源四处寻味。
于是,杭州“扇贝王”名号之争浮出水面,每天狂销上千只鸡爪的“鸡爪王”餐馆让餐饮大佬们心惊胆颤。有人开始猜测,这款单靠140字传递的“美食文案”,是不是真的不一样。看着一夜爆红的小吃,一夜挤爆的小店,有人甚至开始担忧,这会不会又是一阵“杭儿风”?
这家店一天狂销上千只鸡爪
胜利河美食街上,一间只能容8张餐桌的小店,每天却能卖出上千只爪型修长、个头约有一两重的鸡爪。
还惦记着湖州周生记鸡爪的食客,还会忙不迭向鑫隆的老板求证:这里的“鸡爪王”一口咬下去,怎么还带着周生记的味儿?闯荡草根餐饮界多年的大厨小李点头表示,两者师出同门,卤汁的味道自然也有几分近似。
这间蛰伏在美食街上的小店,几步之外,就是红了十多年的草根美食老头儿油爆虾。鑫隆开业两个月蹿红,让很多人始料不及。
周一至周五,下午不到3点半,就有食客来等鸡爪外卖。餐馆的3.5元/只(10元3只)的老卤鸡爪、香辣鸡爪和口味鸡爪,名气最为响亮。慕名而来的食客,出手阔绰的不少,有人单次就买入上千元鸡爪。
20日下午,记者来到这家鑫隆鸡爪王。谁知道,已有两位食客抢先一个多小时到了。鸡爪出锅后,他们随手就买了100元。
“女食客喜欢老卤口味的鸡爪,男食客对秘制口味鸡爪比较感兴趣。”一看记者是来“探秘”的,店老板老马透露了几点——鸡爪好吃,关键在配方和妙招,“煮鸡爪的水用的是矿泉水”、“鸡爪个头较大”,还要注意的是,放入调料的鸡爪烧好了,再去火焖泡,时间长至四个小时。出炉时,鸡爪才能既没烧烂又很入味。“老卤鸡爪用的是黄酒、酱油、葱、桂皮、姜等调料,而口味鸡爪选用了5种不同口味、咸淡不一的酱油作为调料。”
小李介绍,周一至周五餐馆都只准备了两锅鸡爪,周末因为往来食客太多,只能再多备上一锅。每只大锅一次可烹制60—80斤鸡爪,一锅就有七八百只。
乍一看,大锅的容量不小,但扑过一次空的食客骆先生仍旧感叹卖得太快了。“晚上10点前,鸡爪几乎都会卖到一只不剩。”
微博传火了“杭州扇贝王”
除了鸡爪王,早先在平海路上摆流动烧烤摊,单凭微博ID号“杭州扇贝王”,年轻的小姜就拥有了上千名粉丝。从流动小贩再到固定餐厅的老板,粉丝群也日渐壮大。
记者曾联络过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扇贝王”,对方婉拒了采访,言语之中颇有些无奈。小姜说,自己要从晚上7点半忙到凌晨两三点,应对应接不暇的食客,已经“忙到都没有时间睡觉”了。
20日晚,华灯初上,记者来到凯旋路上这间以扇贝著称的“博友烧烤”。刚过7点,宣告“正式营业”的卷闸门还未打开,十多位食客已经笃定地排队在门口。队伍中,有人忙着拍照。
7点15分,老板小姜才打开卷闸门,推开玻璃门。他侧身一让,十多名食客就迫不及待冲进店里,火速占满仅有的8张餐桌。晚了一分钟,气喘吁吁赶来的食客,只好将就着拿起凳子坐在门口等号排队。
随后,一名服务员挨桌为客人点单,几乎张张桌子的食客,一开口都是一打以上的扇贝。最狠的是,食客吃完后还要打包几份给家人朋友打牙祭。
记者看到,靠近里间只有几平方米的小厨房,洗水池、烤炉、桌台,一览无遗。几十枚扇贝、生蚝“躺”在两只泛起火光的烤炉上。小姜与另两位小伙子热得大汗淋漓,一刻不停地清洗、烹制、装盘。即便老板与伙计如此卖力,不断蜂拥而来的食客,仍然可能要等上两三个小时。
没和记者说上几句话,小姜跑进跑出,忙得焦头烂额。记者看到,现场墙壁上的价目表把烧烤分成了海鲜类、鱼类、肉串类、素菜类等多类。其中,最出名的扇贝、生蚝6元/只,70元/打;小鲍鱼10元/只,青口7元/只。
又冒出几个“扇贝王”
慕名而来的尝鲜人太多,小吃店“繁荣过快”。
有食客网上爆料,“等了一个多小时,几个人吃一打扇贝只花了1分钟。再好的味道也觉得一般般了。”而真的有从事“朝九晚五”工作的食客自曝等了三个多小时,凌晨吃完扇贝回家,睡不上几个小时就去上班。
微博上“杭州扇贝王好吃吗”的投票中,投给“一般般”、“吃过一毛(杭州话,指次数)不会去吃第二毛的”的选项,各占到了24%,仅有26%的认为“挖可以(还可以)”。
也有人表示,吃过一次尝个新鲜,再加上耗不起时间,就没有了持续消费的念头。常客盛小姐对记者表示,“可能是抢着吃的东西总是特别好吃。”而被称“王”的小吃店都成了潮流指标了,没去吃过的人都怕“out”。
这股“流行风”劲刮的时候,开博略晚、名气稍弱一些的“杭州扇贝王—白沙泉108号”表示,同行亦是朋友,但在字里行间里让人察觉到一丝火药味。“扇贝王—白沙泉108号”在微博上通知食客们,为了减少大家的等位时间,小店决定再多加一个烤箱,“一分钟可以烤出50个贝,保证质量和速度”,这无疑是说给害怕等位的食客听的。
借着“扇贝风”,仅在白沙泉就冒出了两家让食客分不清的“扇贝王”。为此,白沙泉108号的“扇贝王”向记者透露,“正在积极地找店面”。
“杭儿风”能否生出生命力?
为什么这股疯狂的小吃风骤然吹盛?
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杭州人对草根小吃很有热情,不管是武林路的“蛋饼西施”,还是鼓楼牌坊下的“生煎王子”,背后的故事加上口口相传,想来试一试的大有人在;另一方面,开小吃店的门槛相对较低,特别像只经营夜宵的小吃摊,一般投入10—30万元左右的成本就能开,技术难度和人员投入也不高。更重要的是,很多开店的人都知道“杭儿风”中存在巨大商机。通过微博140字转发,俨然就是铺天盖地的美食广告。
业内人士表示,“不少商家没有在餐饮领域长期作业的打算,更多的是抱着一种赚一票之后就转行的念头。”
鑫隆鸡爪王老板老马在餐饮圈里混迹二十余年,比谁都懂“常胜为王”的道理。“我们当然也知道,光卖鸡爪是不行的。”老马说,很多人误以为“鸡爪王”只卖鸡爪,其实他们还兼售家常菜。“除了最出名的鸡爪,餐馆还有几道拿手菜。”老马说,常常难住厨子的家常菜炒螺蛳,在这里也别有风味,人人都能露一手的番茄炒蛋,在这里也改头换面过了。“我们看重产品以及餐馆的生命力。”老马特别告诉记者,老头儿油爆虾火了这么多年,客人依旧天天排队,一举击破了很多人当初认定的“不过是杭儿风”的想法,草根美食能做到这样很不容易。
业内人士指出,利用诸如微博的影响,小吃餐馆红火究竟是一时风潮,还是可以拥有持久生命力?纵观杭城的夜宵市场,小龙虾、生蚝、扇贝、螺蛳、鸡爪、牛肉是常见的“座上客”。但是,小龙虾、螺蛳属于“时令货”,生蚝、扇贝等海鲜讲求“新鲜吃”,倒是鸡爪、牛肉可以即刻打包带走,多了一些方便性。
“餐馆想要有生命力,经营的产品当然也要有生命力。”老马说,“目前,餐馆只是一个‘小婴儿’。此时谈开连锁、怎么扩张都为时过早。现在餐馆最关注的事,就是先把餐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