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9日讯
2002年5月,杭州放开小型汽车上牌控制政策,当时老城区机动车保有量为11.5万辆,截至今年5月底,杭州老城区机动车保有量达到74.61万辆;在这个城市的无数驾校里,每年仍有近30万人正在拼命练习上坡起步、定点停车,他们中的大多数一旦考出驾照,下一步便是买车,道路车辆供需不平衡状况日益加剧。
杭州有多堵?以上塘高架为例,目前,每小时的车流量已接近5000辆,早晚高峰和平峰时段也已经很不明显,从早上7点至18点30分,交通长时间处于饱和状态,平均时速不超过20公里。
浙大城市学院曾对杭州城区交通情况进行了调查,84%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满意,其中37%表示完全不满意,70%以上的人认为杭州拥堵已经成为常态。
社会学专家:“错峰通行”公车能否起表率作用
既然,拥堵成了众矢之的,为何对“错峰通行”方案反对声如此高涨?“错峰通行”真的是治堵的妙方吗?
记者采访了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教授,他首先对交警部门采取的缓解道路交通压力的设想表示肯定。他说,这些年,杭州交警部门为缓解“两难”做了很多努力,在某些方面,还走在全国前列,这个所有的交通参与者能看得见,也能感觉得到。
不过,他认为“错峰通行”也好,单双号通行也好,北京汽车限购也好,都是迫不得已采取“猛药”,而不是治理交通拥堵问题的良药,良药则是提倡公交优先。“北京、成都等大城市都采取错峰通行,从短期看,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从北京限行和上海限牌经验上看,限行应与限牌相结合,不然像杭州每个月1万多辆上牌量,错峰通行每天20%停驶量很容易被快速增长的汽车量所抵冲,一下子将限行20%车辆的效果给抹平了。”
另外,因为之前的规划,杭城潮汐式上下班很明显,杨建华说:“城东有很多高校,据我了解,很大一部分老师居住在城中甚至城西;钱江南岸有大量的商品房,而居住人群有一大部分是在市区工作,这些人每天都是从城东跑到城西,从城南跑到城北。因此,今后杭城交通规划要和城市规划同步,考虑要长远一些。”
同时,杨建华说,在目前杭州交通道路已经饱和的情况下,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但政府出台措施,公权力的运作必须经过授权,这样才能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而措施得到许可后,公权首先要对自己限制,公车需要带头限行,起到表率作用,同时也是今后相关部门在管理上也能取信于民。
他建议,“如果杭州要进行‘错峰通行’一定要经过广泛的听证,吸纳民意,这件事不能走过场,决策者千万不能匆忙。总之,我觉得,疏比堵要好;科学管理比简单限制要好;优化公交通行比限制私家车出行要好。”
另外,杭州还应该加强在“软环境”上的建设。“有些道路拥堵,是因为私家车违法变道、抢道插队以及行人违章等行为造成的,而非道路本身。”杨建华说,要提倡礼让风气,车让人,人让车。“每周少开一个早晚高峰,20%的车主为80%的车主让路,这是理性与礼让的博弈。”杨建华说,人人想要有车,人人都想开车,这是不可能的,必须尽快转变观念。
杨建华最后表示,最终要解决交通“两难”问题是靠集约化的交通,要靠绿色出行来解决。“公交车优先、免费单车、还有将来地铁成网了,相信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读者猜想:杭州“错峰通行”如何执行
眼下,交警部门初步划定的机动车“错峰通行”范围,和之前禁止外地电动车进入杭城中心区域的范围基本一致。限制外地电动车进入市中心区域的措施,在最初实行得很不错。道路卡口上,都有交警设卡拦截、查处。但是,该措施实行一段时间后,因警力等问题,效果大打折扣。
那么,“错峰通行”一旦实行,能不能持之以恒,严格执行呢?有市民担忧,如果像查处“四小车”或无车日那样,靠交警部门在马路上设卡“围追堵截”,是不是太牵涉警力,也难以坚持到底。“可以在‘错峰通行’的划定范围的道路上多安装电子监控,不按规定进入市中心区域的车辆将被抓拍,应该蛮有震慑力的!”有人建议。
“假如我真的有急事,比如孩子生病,必须用私家车送医院,这些特殊情况,是不是可以除外。”市民陆先生表示。
律师看法:长期限制私家车出行降低公民财产使用价值
一位不愿透露真实姓名的律师刘先生表示:“‘错峰通行’只能短时间内实行,而不能长期,就无法可依。比如为了保障某项大型的活动,短时间限制私家车的出行,绝大多数人可以理解。但是,长期限制私家车出行,就有涉嫌侵犯公民财产权,机动车是公民私有财产,其价值就在于使用,只要取得了车牌、行驶证,就有上路权利,如果这项措施长期实行,降低了财产的使用价值。”
车主许女士表示,国内其他城市也有在实行“错峰通行”,比如北京、成都。北京市对汽车限行措施,有一个实行期限,并且每实施一个阶段就会进行一次评估,去年4月新一轮限行措施延续,也是在评估报告的基础上再做出的决定。另外,北京市“尾号限行”对哪类车不在限制范围内,也是做了十分详尽的规定,对在限行范围内的车辆则规定每13周轮换一次停驶日。尤其,针对公务用车还做了严格规定,规定在市行政道路范围内每周有一天停驶。因此,杭州的“错峰通行”方案也应该更加细化和人性化,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和权威评估机构监测结果。
交通专家:公共交通和轻轨交通必须加快发展速度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交通领域专家表示:“国外采取‘限行、限牌、收费’等对策,都是在公交体系已经相当完善、公交分担率已经达到70%的基础上,仍无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才采取的措施。如果杭州要实行‘错峰通行’,意味每天早晚高峰有20%的车主要依靠公共交通出行,因此,就短期而言,公交线路应增加班次和做好线路换乘,但是从长远来说,让私家车主自愿放弃私家车而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公共交通和轻轨交通必须加快发展速度。
他山之石
北京实行“尾号限行”
北京市在2010年4月又开始了第三轮的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至2012年4月10日止),这项被称为“尾号限行”交通措施和杭州酝酿的“错峰通行”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而这之前,北京市在2008年7月20日至9月20日奥运会前后实行过“单双号限行”(评估结果:交通状况有了很大改善,空气质量明显提高,“蓝天”天数也创历史同期最高);2008年10月11日至2009年4月10日实行第一轮尾号限行,(据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评估结果:早高峰提高15.6%,晚高峰提高13.8%,交通拥堵指数从“中度”下降到“轻度”);2009年4月11日至2010年4月10日进行了第二轮尾号限行,(评估结果:尾号限行期间,高峰路网速度比“无限行”期间明显提高,其中早高峰路网速度提高15.2%,晚高峰提高15.3%。早高峰的速度从21.1公里/小时增长到了24.3公里/小时。快速路改善更为明面,提速达20%。北京市拥堵时间从限行之前的1小时45分下降到了现在的45分钟,减少了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