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桌子上,摆满了各种颜色的签证材料 |
浙江在线08月11日讯
很多人都知道义乌老外多,但多到什么程度恐怕就没多少人说得清了。
义乌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局长骆兴法告诉我一组数据:今年上半年,义乌签发外国人签证和居留许可1.24万人次,同比增长30.68%,首次超过了宁波、杭州两地总和。
日前,记者专门跟随出入境管理局的民警们,感受他们的工作——对外籍人士,既要服务,又要管理。
签证:每天像在联合国工作
昨天,踏入义乌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那一刻,我总算有了切身体会——虽然出入境管理局同时要负责办理中国人出境和外国人签证、居留许可手续,但服务大厅里,外国人总是比中国人多。
民警王娇燕,负责外国人办理签证的工作,五颜六色的本子堆满了她的桌子,在她面前还有三四位老外正等着她来录入资料,她不停翻着手中的护照,手里的键盘也是一刻不停歇。
骆兴法告诉我,现在义乌出入境管理局有6个受理窗口,配备民警6人,剔除休假、培训、出差、病事假等,实际只能开5个窗口。
这5个窗口,一般每天要接待约200人。高峰时,业务受理量要翻倍,达到400人。
“每天都像在联合国工作,”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英语系的王娇燕笑着说,“有些老外讲英语难免带着当地口音,和他们聊久了,弄得我现在的英语口音都不知道是哪里了。”
义乌是全国唯一一个可以办理外国人签证和居留许可的县级市,在王娇燕看来,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了这个权力,但也背负了责任。”
虽然工作辛苦,但王娇燕觉得,“一些外籍人士急迫希望继续拿到签证在中国生活,累点也值。”
管理:打击“三非”人士
为了让我体验外事民警的日常工作,前天晚上,负责打击外国人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简称“三非”)的外管组组长杨小明特地带着我来到义乌异国风情街,核查外国人护照。
晚上8点多,风情街上早已人满为患,眼前,不同肤色的外籍人士来回穿梭,从踏入风情街那一刻,杨小明的表情就显得格外冷峻,他时刻留意身边的各种动向,只有在要求老外拿出护照核查时,他才会露出一丝职业微笑。
8点45分,他似乎觉察到了什么,轻轻推了一下身边的同事,说道:“那个老外或许有问题。”
只见前方有一名穿着蓝色牛仔裤、粉红色T恤的外籍男子,年龄大概三十多岁,皮肤黝黑。显然对方也已经留意到杨小明了,他瞟了一眼后,加快脚步想要立即离开。
“Show me your passport.(请出示你的护照)。”杨小明快速拦住该男子。
该男子显得十分犹豫,从裤兜里慢腾腾掏出绿色封皮的护照,额头上几滴汗流了下来。
杨小明熟练地翻了几页后立即发现问题,该外籍男子的签证早已过了期限,他在中国已经非法滞留826天。
随即,该外籍男子被警方带回。
杨小明看了我一眼,对我感叹,这就是他们的生活——为外籍人士既服务又管理。
义乌欢迎外籍人士但拒绝“三非”人员
杨小明告诉我,从地方派出所抽调到出入境管理局的两年时间里,他已经见过太多非法居留人员,也亲自遣送过好几名老外“黑户”,很多人都因为所在国生活困难,不愿回去。
虽然外籍人士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杨小明认为严格把控外国人在中国签证和居留许可也是为义乌这个市场守好大门。“打个比方,没有签证就好比未经允许就去别人家了,而且主人还不知道来的是个什么人,这样如何能够确保安全和稳定。”
杨小明说,他签证审批签字都要签上百次。但他强调,这一个个字签下去绝不是乱签的,“接到审批材料后,我们都要针对老外的情况进行摸底,并通知各个派出所的外事联络员有针对性的核查,只有情况真实,符合申请条件的,才会依法批准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