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编名城”海宁,开创了产业梯度转移新模式——近百企业抱团来到安徽郎溪县,准备在当地再建一个全国知名的“经编新都”。
这种走出去建设“异地园区”的做法在浙江尚属首次。“抱团的力量很强大。”目前,嘉兴秀洲区、嘉善、桐乡等地都已着手成规模地实施产业转移。
海宁把经编产业链延伸到安徽
去年7月,安徽郎溪经都产业园开始酝酿,至今整整一年,如今,意向入驻企业已达100余家、园区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等项目即将动工……
作为新生事物,园区吸引工信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等不少负责人前来调研,园区战略投资与区域合作部主任王文标虚心地说,这一创新模式还在不断探索。
经编作为海宁的传统支柱产业,占地近6平方公里的海宁经编产业园,产值约占全国经编业总量的20%。但是,受土地、劳动力等条件限制,“园内提升、园外拓展”是当地产业发展的唯一途径。
“经编产业做大做强,必须走出去拓展新空间。”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沈顺年这样表示。去年1月,国务院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更让海宁看到了国家支持中西部发展的政策优势。
“异地园区”建设既是海宁经编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也是个体企业走出去的捷径。“经编企业的生产要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王文标说,“以染整企业为例,需要染色、污水处理等多道工序,企业单打独斗走出去要建一整套系统,资金需求量很大。”
郎溪经都产业园的一大探索在于,将园区分成染整区、经编织造区、后整理配套区、轻工制造区、仓储物流区等。“园区拥有完整的经编产业链,还有集中供水、污水处理、热电联产、天然气等配套设施,解决了企业重复建设与产业链问题。”
当地的目标是建成一个入园企业约300家,产值突破600亿元的“经编新都”。
嘉善企业搬到江西有政府撑腰
嘉善县罗星街道与江西永新县共建的永新·罗星工业园,是嘉兴异地园区建设的又一个典型。
与海宁经编产业园向外拓展不同,当地需要“腾笼换鸟”。2009年从原魏塘镇分设出来后,当地就承担起了嘉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转型要求。
但面临的现实是,当地150家企业主要从事纺织服装、金属制造、电子元器件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研发能力不强、企业规模偏小、单位能耗大。”这是当地发展的一大困境。
产业转移是必然的选择,但是走出去“水土不服”令不少企业望而却步。“外面人文差异很大,尤其是招商时往往会承诺很多优惠政策,但是去了未必兑现,一家企业根本无法抗衡。”一企业主说。
永新·罗星工业园的意义在于,通过“政府搭台”的模式解决了企业后顾之忧。“企业成规模抱团走出去,本身形成了合力,背后还有政府‘撑腰’。”嘉兴经信委工业区管理处处长申海良说。
政府能在江西为企业“撑腰”得益于园区建设的新机制。园区成立了嘉善罗星投资有限公司,助力两地政府共建园区。“永新县负责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优惠政策等;嘉善方负责园区整体规划、招商引资等。”申海良说, “企业背后还有专门工作管理服务团队。”
占地近2000亩的永新·罗星工业园,目前,已吸引迈神动力、创亿新材料、德罗玛数控机床等十余家企业签约入驻,计划引进嘉善各类入园企业30家以上至50家,投资超过10亿元。
如何平衡利益分配是核心难点
罗星街道“异地园区”建设已引起嘉善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注,永新·罗星工业园已从承接罗星街道的产业转移,扩大到了承接全县传统产业转移的一大园区。
而海宁则不仅走出去在安徽建设“异地园区”,也把发达地区的高端产业园引进来。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已在海宁建立分区,致力于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信息产业。
“‘异地园区’本质是在两个发展水平存在落差的地区之间,开展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区域经济合作。”浙大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建军,致力于研究区域一体化建设,他认为“异地园区”通过产业集群的转移对于两地产业升级都将形成共赢,目前的核心难点在于利益分配问题。
驻扎在郎溪经都产业园的王文标对此感触颇深,他回顾这一年的建设戏称“成功经验少,失败教训多”,其中不乏实现利益共享与分配问题。
尽管前路仍有荆棘,陈建军认为这一“异地园区”模式值得推广,它对于长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产业协同发展、合作共兴提供了新思路。
继海宁、嘉善之后,目前,嘉兴秀洲区正在与苏北盐城市的响水县洽谈建设“响水·秀洲轻纺产业园”;桐乡市也已组织到安徽等地专题考察……
据杭州日报 作者 周璐彦 宓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