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15日讯 义乌是财富的聚集地,有人甚至将义乌人看成是“赚钱的机器”。本月初,中国平安联合知名第三方调查机构零点调查集团,推出全国首份“国人财商指数报告”。义乌人的财商就是其中的样本之一。
义乌人财商处中等水平
“财商”,与智商、情商并称现代公民三大素质能力,最早由美国作家兼企业家罗伯特·T·清崎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提出,主要指一个人对财富的认知、获取和运用的能力。
参与调查的一位专家表示,本次全国范围内的财商指数调查,专门邀请多个领域的14位专家组成调研小组,并选择了全国有代表性的14个城市:北京、上海、沈阳、广州、平顶山、杭州、义乌、武汉、东莞、成都、深圳、运城、四平、南平等地的人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包括普通城市居民、高收入群体和大学生群体。最终,他们采集有效样本4112个,并以知识、态度、行为以及财富性格得分加权而成,四个因子的权重分别为0.21、0.26、0.44和0.09。
研究结查显示,中国人财商平均得分60.1分。其中,中国人在财富态度方面表现最好,得66.1分,财富性格与行为分别以64.0和63.5分居二、三位,财富知识则只有45.9分。
“义乌的得分略低于中国人财商的平均得分,位列样本城市的第6位,处在样本城市财商的中等水平。跟其他一些样本城市相比,义乌人在财富态度、财富性格与行为等方面表现突出,但在现代财富知识等方面,则略逊一筹。”有关专家说。
在义乌等城市调研时,专家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在受调查的三大群体中,高收入和大学生两个特殊群体的财商均明显高于国人的平均水平,分别为64.2分和61.9分。
在性别对比中,男性财商高出女性1.2分,其主要差距也在财富知识,在“企业债券”、“一般企业直接投资”以及“私募基金”等投资知识方面,男性要比女性了解得更透彻。
在不同年龄层比较中,70后以61.1分领先,其次是60后、80后和90后。专家分析认为,这是因为目前70后是社会中坚,掌握较多社会资源。
【专家解读】
目前,义乌正在积极推进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试点的首要任务,就是转变义乌市场的贸易方式,最终实现市场转型升级和持续繁荣。
许庆军是《走进义乌》一书的作者,一直从事义乌市场的研究。昨日,就义乌人的财商问题,记者采访了他。
记者:你曾经调查过义乌人如何赚钱,还将义乌人看成是“一本如何赚钱的教科书”。应该说,义乌人不乏拥有优秀的财商。
许庆军:在经商方面,义乌人确实有过人之处。我采访过不少义乌人,发现他们经商办厂大多并没有按照教科书上讲的那样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也没有周详的计划,也不知道“西方经济学”的教义,甚至有时他还叫你少读一些教科书,认为市场是活的,教科书会让你死板不灵活。
义乌人能够发掘出常人所“见不到”的利润。就拿亲朋好友聚会来说,他们谈论最多的,不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穿衣打扮,而是财富,如何从对方的言语中捕捉到商机。当然,义乌人会赚钱,跟美国作家兼企业家罗伯特·T·清崎在《富爸爸穷爸爸》中提到的“财商”是有区别的。
记者:一本教科书读久了,有修订的时候。就财商来说,在追逐财富的过程中,义乌人需要“修订”哪些东西?
许庆军:在经商过程中,义乌人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如敢想敢做、不怕吃苦等。可义乌人的成长基因,是传统的集贸市场文化。
就拿交易方式来说,义乌人的交易方式就跟以信用证等为代表的现代贸易交易方式有所不同,义乌一直保留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集贸市场的交易方式。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这种交易方式已让不少外商感到手足无措。
另外,在资金管理方面,我常听义乌商人说“资金充足,我根本不要向银行贷款”。
这恰恰流露出某些义乌商人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精神的表现,也是缺乏财商某些特点的一种表现。
义乌正在推进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首先需要的,就是人的素质的提高,要跟得上时代的节拍。
【个案闪回】
50多岁的何新法,家住义乌市佛堂镇泽塘村,是义乌有据可查的第一个毛巾经营户。目前,他还在国际商贸城经营着毛巾商位。昨日,他跟记者谈起他的从商经验。
灵活多变
我是从办袜子加工厂起家的。生意持续几年后,随着竞争激烈,袜子的利润被摊薄。
如果再这样下去,我可能是死路一条。为此,我离开义乌,前往上海、山东等地寻找其他商机。在上海的一家旅店里,我偶然发现了一本破破烂烂的电话簿。我如获至宝,从这本电话簿一一查出厂子的电话号码,挨个打。
接通大型国有企业上海亚洲毛巾厂的电话时,那头说:“仓库都堆满了库存货,你想要,自己过来看一下。”
就这一句话,我直奔毛巾厂。我认为大多数的义乌人都跟我一样,就是靠灵活多变的经商思路取胜的。
敢冒险
接待我的,是一个姓赵的负责人。一听说我来自义乌市场,他就说:“义乌市场上卖的都是‘垃圾货’,我们的货拿到那里,恐怕卖不出去吧。”
我说:“义乌市场不一定不能卖好货,你先让我拉一车回去试一试。”
当时,我所有的积蓄只有15万元,一车毛巾估计要13万元货款。刚开始,我也吃不准,就跟妻子通电话商量,最终我决定试一试。
就这样,我几乎倾其所有,从上海拉回10吨毛巾。拉到义乌后,我拎起电话,通知全国各地经营毛巾的客户。意想不到的是,一天工夫,一车毛巾就几乎被订一空。
半个月后,我再次给姓赵的负责人打电话,说:“你厂里仓库剩下的库存货,我都要了。”
在经商过程中,我感觉不少义乌人的胆子都比较大,因为没有冒险,就没有机会。
来源:金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