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8月16日讯(李迪刚 沈达) 最近,海宁盐官镇的机关干部朱巍多了一个新身份——“河长”。他隔三差五就会去该镇的安星村转转,时刻关注村里横塘港水面的卫生情况,以确保他包干的1公里河道保持洁净。
推行“河长制”是盐官镇在治理水环境中的创新之举。据介绍,今年该镇将辖区内165条总长146公里的河道划分为100段,并选配104名镇干部和78名村干部为“河长”,负责这些河道的长效保洁。
据介绍,“河长”每周要对包干河道进行“体检”,其指标包括河面漂浮物、河岸垃圾、畜禽养殖排污口、生活污水排污口等8个方面。同时,“河长”对河道“体检”时须填写附带现场照片的体检卡,以免走过场。
除长效保洁外,河道水质的提升离不开控源截污。海宁市通过提高项目环保准入门槛,严查企业偷排、漏排等违法行为,以加强水环境源头治理。“有一个投资2980万美元的铝熔炼项目,因不符合环保要求被一票否决。”市环保局局长郭建钢举例说。
此外,海宁市环保、农经、水利等部门还加强对重点区域、行业及企业的环境执法力度。今年1至4月,仅环保部门就出动执法人员2794人次,检查企业1223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2件,共处罚款229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海宁治理水环境时更注重建立科学规划和长效机制。该市已出台了加快印染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提升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倒逼机制推动全市62家高排放的印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实现源头控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