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曹宅潘村张氏大宗祠。
浙江在线8月19日讯 现在的人们对传统宗祠并不陌生,它就散落在大小乡村,或多或少交织在人们的生活中。传统宗祠如今大多成为一个村的文化娱乐活动中心,其功能已发生很大变化,但近年来随着续修宗谱、重建(修)宗祠、开展联宗活动等热潮,一些地方的宗族祭祀活动仍然兴旺,而其繁杂的程序仪式及相关知识,已离人们越来越远。
由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邵建东所著的《浙中地区传统宗祠研究》一书,虽然有点学术性,但由于很贴近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给我们了解身边传统宗祠一个很好的机会与视角。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入选“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文库,而文化研究工程是我省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之一。
传统宗祠的基本知识
宗祠———中国宗法制遗留的产物,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很独特的,并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文化形态。中国的祠堂,是祭祀神仙、祖先或先贤的庙堂,主要可分为神祠、先贤祠、宗祠三种。宗祠是一种最普遍的祠堂形式,被视为家庭的象征,是族权与神权交织的中心。宗祠有大宗祠、统宗祠、宗祠、房祠、支祠、家祠等(前两种即民间所说的大祠堂,后三种即小祠堂),有时直接称为祠堂或家庙。
宗祠具有多种功能,一切有关宗族的重要事务都可能在宗祠里处理。首先,宗祠最基本的功能是祭祖;其次,决议族内重大事务;第三,编撰宗谱;第四,制定和执行祠规或族规;第五,作为宗族“生聚教训”的场所;第六,是宗族的活动中心和社交场所。著名人类学家林耀华认为,宗祠是宗族中宗教的、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中心,也是整族整乡的“集合表象”。
大多数宗祠都有堂号,堂号是宗族和宗祠的标志。每个宗祠堂号都有非常深刻的含意,其取名依据和用意可分为如下四种类型:一是以宗族的发源地名作堂号,如刘氏的“中山堂”、“彭城堂”,王氏的“太原堂”、“琅邪堂”,李氏的“陇西堂”等;二是以宗族典故作堂号,如王氏“三槐堂”、吴氏“三让堂”、赵氏“半部堂”等;三是以道德伦理作堂号,如“敦伦堂”、“世德堂”、“崇本堂”等;四是以祖先名号作为堂号,如“伏波堂”、“香山堂”、“屏山堂”等。
传统宗祠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但分布很不均匀。北方大部分地区(除山西)因久经战乱,宗族关系遭到很大破坏,农村大多为杂姓聚落,一般只有很小的宗祠,甚至没有宗祠。南方地区(除四川)则宗族组织较为发达,湖北、湖南、广东、福建、浙江、安徽、江西等地,都曾经建立较多的宗祠。
浙中宗祠的发展脉络
浙中地区乡村同样保存了大量传统宗祠,从该书的附录“浙中地区传统宗祠相关资料”中,可知历史上浙中共有过1182个宗祠,明以前57座,明朝205座,清朝822座,民国98座,遭毁坏270座,现存912座。各县市中,兰溪、市区(包括金东、婺城)、永康、浦江相对较多,分别为249、218、199和144座,现存最多的是永康168座,兰溪162座,市区和浦江各130座。看得出,市区和兰溪的毁坏数量是最多的。
据现在资料记载,浙中地区的宗祠建筑最早出现在唐朝贞观年间。646年,洋川贾氏第九世谅(贞观进士,官御史),回义乌佛堂镇梅林村探亲祭祖时,建贾大宗祠于双林寺大殿右角。这一方面不需要花费巨资和土地,为家庭准备了一个合族祭祀的场所,又迎合了政府鼓励官僚士大夫建立祠堂的政策,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双林寺的名声达到光宗耀祖的目的。严格而论,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宗祠,主要还是一个祭祀的场所,而且没有独立的建筑。
两宋时期,浙中一些村落的宗族开始营造祠堂,但还不广泛,宗祠建筑也比较简单。这一时期开始建造的祠堂至少有40多座,其中金华、浦江最多,各11座,兰溪6座。
元代,宗族的政治地位明显降低,但社会作用反而增强。汉族士大夫由于仕途不畅,经济实力大增,把较多精力投入宗族建设。如永康人吕文燧及其祖父设立义田,供给族人伙食,兴办义塾,教育族中子弟。有些宗族还被官府表彰为义门,浙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浦江郑宅的郑氏家族。这一时期浙中宗祠建造事件并不多,仅11例,这可能与元代新兴的家庭不多有关。
明代浙中地区的宗祠建造全面兴起,因为此时的浙中经济社会发达,一些姓氏大族已经有人力、财力建筑规模较大的宗祠;朱元璋、宋濂、刘伯温等人在浙中的广泛活动以及后来的影响,更是极大地促进了浙中地区宗祠的全面发展。朱元璋亲赐郑宅宗祠为“江南第一家”,武义俞源俞氏宗祠和金东曹宅潘村张氏大宗祠等,都在明初建成,颇有影响。浙中地区明代建有205个宗祠,兰溪就占了70个,这与当时兰溪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好、宗族组织发达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清代浙中宗祠建造达到鼎盛,新建宗祠822座。清朝政府实行传统的“以孝治天下”的方针,提倡建家庙,有条件地支持宗族对族人的治理,以期实现“尊祖敬宗收族”,实行自我管理。聚族而居的家族建立礼堂祭祖,已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浙中地区绝大部分的宗族,到清代都已经建造了宗祠,共有1000多个,平均五个村庄建有一个宗祠。
浙中传统宗祠到了近代,有较明显的变迁。民国时期,宗族受“五四”新思想新文化的强烈冲击、批判与打击,然传统根深蒂固,这一时期还是建造了近百个祠堂,但规模都不大,用材简单;还有许多有识之士利用宗祠建立新式学校。之后,又有很多宗祠毁于战火,新中国成立后的近30年中,社会运动频繁,像土地改革和“文革”等,无不进一步冲击了乡村的宗族组织。
改革开放后,浙中地区不少宗祠或破烂被拆,或倒毁自生自灭,而许多经济条件较好的村落,则千方百计动员各种力量修复或重建宗祠。总体而言,现存的宗祠不再只是某一个宗族的宗祠,而是作为村落的一个公共生活空间,并赋予了一些现代功能。
传统宗祠的地域特征与悄然转身
浙中传统宗祠有以下七个地域特征:一、建造时间早、数量多,江南地区的宗祠建造,具体到更小范围的府或州,则婺州和徽州尤其突出。二、多个姓氏宗祠在同一个村落并存的现象较为突出。江南地区大部分聚族而居的村落都是单姓的,具有明显的排他性。而浙中有20多个村落多个姓氏宗祠并存的现象。三、合族祠少。四、朴素简洁不张扬。五、宗族戏台比较普遍。六、建造因地制宜。七、石材使用情况较多。
浙中地区的传统宗祠不仅仅只是家族祭祀的场所,它的历史演变与乡村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反映了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社会组织等地域特色。近年来,浙中地区的传统宗祠在政府的支持下,陆续得到开发性修复和保护,不仅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还把文物保护、地域文化的收藏与陈列、旅游观光、教育与文艺娱乐等有机结合起来,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本书共416页,但正文部分仅占一半,其他的都是附录的表格、资料与参考文献。比如,书中分县市罗列了浙中地区主要宗祠,光这个一览表就有132页之多,详细而完备地介绍了这些宗祠的来龙去脉、存续损毁等,可见这项研究之细致、烦琐。
来源:金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