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8月22日讯(记者 翁浩浩) 近年来,我省省属企业和高校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成绩斐然。
据统计,到去年年底,我省国有企业有近5800户,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3项指标分别居全国第5位、第6位和第7位。同时,我省已成为近年来全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
竞争上岗,阳光下选拔干部
近年来,省属企业和高校积极引入竞争性选拔机制,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实现人才选拔任用的好中选优。截止目前,省能源集团先后3次在全系统范围内开展公开竞争性选拔工作。去年,推出生产、经营、党群、财务等专业在内的本部及所属企业5个副职领导和1个援疆干部岗位,吸引201名职工报考;今年上半年刚结束的7个副职领导竞争性选拔吸引207名职工报考。省农村发展集团公司在内部选聘时,将选聘方案、目标岗位、任职条件和具体程序等通过集团公司会议、文件、内部刊物、集团网站等形式进行发布,让每位职工清楚地知道“要选什么样的人”、“怎样选人”,全过程注重民主参与。
据了解,2015年,我省省属企业力争实现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提任的领导人员占新提任人员的1/3;2020年,这个比例将达1/2。
近年来,我省初步建立省管干部个别推荐与竞争性选拔相结合、中层干部实行全员竞聘上岗的高校干部选任机制。同时,省属企业和高校积极开展党组织负责人的“公推直选”。
中国计量学院在所有二级学院推行党总支班子“公推直选”,及时把政治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群众公认、学术能力较强的优秀党员干部充实调整到党组织领导班子,有效提升二级学院党总支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政治核心作用。目前,全省高校已有160余个二级学院(系)实行领导班子“公推直选”。
推陈出新,走持续发展之路
加强后备人员队伍建设,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也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省属企业后备人员队伍建设上,我省通过组织到省直机关和市县挂职锻炼;抽调协助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参加专项重大活动、参与信访督察和重点建设工程挂职锻炼;组织干部到中央党校、省委党校、省国资委培训基地或境外培训学习和在日常工作中压担子、给平台,多岗位交流锻炼4种途径加大培养力度,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此外,我省还出台省属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我省积极创新培训模式,破解高校优质培训资源稀缺的难题。建立浙江省干部教育培训网,为每位高校中层干部建立学习账户,实现全程、全员、自主培训。近5年,省级层面共培训高校中层干部1200余人次。
科学考评,凭德才论实绩
今年5月,新修订的《省属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试行)》正式印发,其中引入二次会议推荐、考核公示、延伸考核、集体面谈等新方法,把考核评价的权利更多地赋予群众。
近年来,我省不断创新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营造“凭德才论实绩选干部”的良好氛围。省属企业以任职考核、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为主线,完善平时考核制度,加强重大活动专项考察工作,更加科学、全面、及时地考核评价企业领导人员。
针对集团成员企业领导班子,省铁路投资集团党委制定5个考核项目22项考核指标,进行量化考核。每年签订党风建设责任书,从组织领导、学习教育、信访及案件查处等4个方面25项条款入手,逐条量化各级领导班子的责任,并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年薪挂钩的重要依据。
目前,我省对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每年进行年度考核,每5年进行一次任期考核,并将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情况作为省委对干部进行等次评定、班子调整和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
同时,我省出台《高校选人用人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受理审核办法》,把中层干部换届方案、破格提拔、违纪干部重新任用等事项列入报批审核范围。把干部任免票决制推广到所有高校。浙江中医药大学切实做到不是多数群众满意的不让其继续“上岗”,不是遵纪守规的坚决处理。在去年的中层干部换届中,有1人因群众认可度低而被低聘,1人因群众举报接受调查而缓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