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吃上了西瓜这些反季食品,到底好不好呢?臭豆腐吃多了好吗?上个周末,以“留住祖先餐桌的记忆”为主题的2011杭州·亚洲食学论坛在杭州召开,吸引了海内外专家学者、高校师生数百人参加,成为近年来罕见的一次高层次的国际食学盛会。
会上,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教授与科研人员在大会现场发表重要演讲。在历时3天的会议议程中,代表们围绕“亚洲饮食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代表们就传统食品与食料、饮食习性与食事行为、中外饮食文化交流、饮食遗产管理与申遗等四个主要议题进行了深度的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代表还共同制定签署了“食品安全:21世纪人权保障的底线!——2011杭州·亚洲食学论坛宣言”。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赵荣光教授提出,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文明饮食方式的坚持,几乎是自有文字记录以来中华智者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赵荣光教授非常推崇中国传统的膳食结构模式,认为符合自然规律的饮食方式是最科学、健康的。但是现在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大家对于“吃什么好,怎么吃”这个问题存在很大的认识误区。
现代人几个典型的饮食误区
冬天吃上了西瓜
误区1:
冬天吃上了西瓜
小心营养“隐性饥饿”。反季节食品冲击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餐桌上的食物越来越丰富,冬天吃青菜,吃西瓜不再是痴人说梦。我们称这些借助于塑料大棚等现代农业技术,克服了季节限制的食品为反季节食品。
反季节食品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但是对于反季节食品的好坏还没有定论。会上,浙江大学农学院退休教授、著名农学家游修龄提出:反季节食品是把双刃剑!它的优点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丰富市场供应,增加农民的收入;缺点是大棚生产的食品,外形好看,但质量下降,食味清淡,即导致所谓的营养“隐性饥饿”。
除这些基本的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反季节食品冲击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带来了不可逆的后果。
游教授指出,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包括民间的风俗习惯、戏曲歌舞、诗词歌赋等,都是随着季节的更换而变化,饮食也随同轮番供应。像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十二月廿八吃腊八粥等。光是苏州一地的点心,即达千余种之多。
但是,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下,反季节食品取代了传统的季节性食品,加上西方快餐式单一化的饮食文化的冲击,加重了中华饮食文化面临的危机感。同时他认为现今在反季节食品下长大的孩子们,完全没有了季节性饮食的体会和概念,他们将难以理解传统的饮食文化的境界,宝贵的饮食文化遗产。
臭豆腐吃多了好吗
误区2:
臭豆腐吃多了好吗
食用臭食,可能是人类初期进化过程中一种无奈的救饥行为。还是少吃为好
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这是臭豆腐的特点。独特的味道让人食欲大开,一吃停不了。然而臭豆腐吃多了好吗?会上,专家们指出臭食还是少吃为好。
“食用腐烂发臭的食物的行为,最初可能是人类起源和初期进化过程中一种无奈的甚至危险的救饥行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所研究院俞洁认为,人类掌握火的使用后,食臭才趋于安全。但现代科学不主张多吃。
一是因为臭食不太卫生,而且加工过程容易生成一些毒性或过敏物质,不利于健康。二是因为臭食虽富含营养,但这些营养别的新鲜食品大多也能获取,因此不一定非得冒险从臭险中获取。臭豆腐虽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2,有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但维生素B12在肉、蛋、奶、鱼、虾等很多动物性食物中也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