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七月,江干区刮起一股“橙色旋风”——每一位机关干部都发到一本橙色封面的小本子。
这个小本子,它叫民情联系本,记录机关干部走访、座谈居民、企业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要求按照日期、走访对象、反映问题、意见建议等一一细列。
这股“橙色旋风”,叫做江干区“进万家门、访万家情”主题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江干区坚持群众路线,以“双万”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延伸和深化“片组户”民情联系工作机制,扎实创先争优活动,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提升机关工作效能,以全面落实“提能增效、开好新局”的各项工作要求。
活动以来,该区全体市管领导干部,区各机关部门、街道(镇)全体干部,各社区(村)全体工作人员共3000多人走出办公室,走访居民群众18804户、企业2170家,召开座谈会294场、宣讲会79场,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积极宣传江干发展成就和规划蓝图,在为辖区群众、企业排忧解难的过程中加快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与“进万家门、访万家情”这个正式的头衔相比,江干的老百姓更喜欢叫这项活动为“公务员家访”活动。
“是效能建设也好,还是社会管理创新,其实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解决好怎么样服务好人民群众这个根本问题。”江干区委书记徐立毅说,开展“进万家门,访万家情”主题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机关队伍的效能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这项工作。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层面基层群众和企业的走访接触、座谈交流,来广泛了解各个区域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情况和思想状况,倾听对党委政府工作的诉求建议等,收集问题并加以梳理、分析、研究,这样有助于区委区政府增强对基层工作的针对性、服务的有效性,能够更好的确保江干城市化的顺利推进,能够更好的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够更好的维护好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关键词:分层走访
走访时间不少于7天至少走访8户家庭
“我这次走访了8户居民,一般家庭白天都要上班,所以有时我吃完晚饭才去,或者趁双休的时候去。每走一户,我都要事先做好功课,开始先拉拉家常,熟悉了之后,再诚请提意见、听想法,对于有些我不能马上解答的问题,我就认真做好记录,带回去汇总、反馈。”公务员小来说,通过走访,使我明白了只有真正走进基层、贴近群众,才会真正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明白党员干部应该干什么、怎么干。
“我们在走访过程中每次都是先和群众拉家常,再深入交谈交心,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都详细记录和认真解答。让我体会最深的是,由于这几年城市管理工作的改善和进步,老百姓从原来的不理解到慢慢认同和支持我们的执法工作,也愿意和我们说真心话。”区城管执法局小孙深有体会地说。
“这次活动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的真诚、真心、真情,力所能及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最大限度地畅通社情民意渠道,这也是我们的责任所在。”区民政局办公室祁主任认为,机关干部只有更加了解群众呼声,感受群众疾苦,才能更好地贴近群众,为人民群众服务。
……
“进万家门、访万家情”主题实践活动,让广大的干部群众走上街头,走进居民家中。
全体市管领导干部:按照各位领导干部所联系的街道(镇)和园区,共组织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196场,面向重点人群、企业开展走访工作,活动期间每位同志累计走访时间不少于7天,共走访居民群众159户、企业142家,搜集各方面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227条。
全体区直机关干部:区直机关各单位按照组团方式,对应8个街道(镇)和区科技经济园区,成立9个走访组,每组明确一个牵头单位,具体做好组内各单位的协调和组织工作。各区直机关单位把走访服务活动作为提高自身群众工作能力与水平的一项基层实践举措,周密制定走访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开展走访活动,人手一本工作日记,在走访过程中多讲政策、细听诉求、多答疑问、详记意见,做到全员参与、全情投入、立访立行、即知即改。其中,区管干部走访企业或居民户不少于10个,其他机关干部走访企业或居民户不少于8个。
全体街道(镇)干部和社区(村)工作人员: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拓展深化片组户民情联系制度,将辖区两新组织纳入片组户联系范围,按照“不遗、不漏、不重复”的分片包组入户走访原则,全区8个街道(镇)和126个社区(村)共1997名工作人员带着真情、带着责任去走访服务,做到联系户的走访全覆盖。
关键词:注重形式
四大类型在沟通引导上下工夫
“我们这次来是想听一听真心话,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什么困难、什么想法,大家都说一说。”
江干区彭埠镇普福社区会议室,走访干部简短发言后,在座的居民户和片组长代表畅所欲言,纷纷谈起了自己在拆迁过渡期间碰到的问题。
景华社区成阿姨,身患重病,家庭生活困难,还需要自付4万多元医药费,负担十分重,却一直不愿开口求助。走访干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马上联系慈善救助,帮助成阿姨筹集了2万多元医药费。
连日来,这样的交流座谈会在江干区镇街道、园区、社区甚至是田间地头,以各具特色的方式陆续展开,问计民生,解决民生。
主题实践活动突出“部署早、启动快、责任明、覆盖广”原则,走访对象主要是重点人群、重点企业,涵盖基层“两代表一委员”、村(居、股)民代表、企业(辖区单位)负责人、拆迁过渡户、困难户、老干部老党员、先进模范、高层次人才等。
针对不同人群,活动以四大形式展开。
上门入户:建立“组团单位+街道+联系社区”三方活动机制,以3-4人为一小组,化整为零、全面推进上门走访活动,在时间选择上做到“不扰民”,在对象选择上做到“全覆盖”。活动期间,共走访辖区居民群众18804户,重点宣传近年来江干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社会评价意见整改落实情况,同时深入了解居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将党和政府的关心送到千家万户。
走访企业:共走访辖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2170家,重点向企业介绍江干区“十一五”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前景和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出台的各项扶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具体困难,积极帮助企业排解难题,当好企业情况“信息员”、企业政策“传递员”、企业发展“导航员”、企业事务“特办员”。
座谈交流:通过组织召开基层“两代表一委员”、企业代表、片(组)长、村(居、股)民代表等多个层面的座谈会294场,了解党委、政府和各级、各部门出台的方针政策、措施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情况,探讨基层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同时,广泛搜集企业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并及时给予反馈。
区情宣讲:区直机关部门和各街道(镇)负责人以上党课、座谈会等形式,面向所联系的社区(村)居民、村民小组长、片区组长、辖区企业负责人等举办区情宣讲课79场,重点宣传区情、政情及涉及民生问题方面的情况,增强工作的透明度,提高群众的知晓度。
关键词:为民服务
建长效管理机制解决居民烦心事
走访中发现御道社区1家特困户的岳母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地照顾半身瘫痪的女婿后,走访人员想方设法帮助这家人解决实际困难,并把这家人的事迹转区新闻中心进行宣传报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走访做到身体健康状况、群众生活状况、工作就业情况、子女学习情况、楼道邻里关系、社区走访情况、对机关和社区工作满意度、对机关和社区意见建议“八个必问”。
AB角制度,将中层以上干部和部分党员列为A角,全程参与走访活动,局一般干部列为B角,作为走访候补人员,保证走访人员充分落实到位。
采用部门与社区结对联系方式,安排结对走访计划表,参加活动的139名机关干部共上门入户1199人次,收集意见建议366条,其中13个问题现场处理。
走出机关大门,让广大干部收获良多。区委办干部在走访感言中写道:开始大家还为进不进得了百姓的门,说不说得上话担心,没想到老百姓给我们端茶倒水,主动和我们说心里话。笕桥镇一位干部在走访日记中写道: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了,看到他们脸上露出的笑容,自己心里也踏实了。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不是一句空话,只有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试金石,才能得到群众认可。
“凡在走访过程中,群众反映的问题意见和建议都要通过协调会议的形式明确落实,按照谁收集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反馈。”江干区委创先争优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说,在“进万家门、访万家情”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些密切联系群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和经验也在被一一总结出来,内化为长效工作机制更好地为民服务。
——严格执行工作例会制度
各单位根据实际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此次主题实践活动,每个走访组及相关街道(镇)、社区(村)负责人月中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交流走访情况,集中梳理、分析和研究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着力健全各类问题的解决机制,探讨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
——建立健全工作督查机制
各单位在走访过程中,既是区情宣传员、又是问题收集员、更是矛盾疏导员、意见反馈员,活动期间全区共搜集16个方面的意见建议3682条,梳理基层反映问题2890个。对走访过程中群众和企业反映的意见、建议和问题,以联系组为单位定时汇总梳理,涉及部门、如何解决由各联系组提出初步意见后分解到有关单位,处理结果由联系组按照“谁收集、谁负责”的原则向走访对象及时反馈。区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单位、机关干部参与活动情况进行督查,并及时通报走访情况,目前已解决基层反映问题1251个。
——不断完善联系基层的长效机制
在活动结束时,各单位重点围绕走访情况、特色做法、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和工作建议等五个方面撰写走访总结,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抓好整改工作。特别是围绕本单位干部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深入推进本单位效能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完善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