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5日讯
今年6月,94万字的《浦江乱弹音乐大全》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记者采访了该书编著者黄吉士,黄吉士向记者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原来,被誉为“中国歌剧史上最经典的革命浪漫主义英雄史诗”、民族歌剧巅峰之作的《江姐》,其作曲者曾来衢州黄坛口采风近一个月,后来,他们创作的《江姐》音乐借鉴了婺剧的唱腔。
歌剧《江姐》副导演及作曲者在衢近一个月
黄吉士说,1963年,空政歌剧团副导演黄寿康、作曲家金砂、羊鸣、姜春阳为创作《江姐》音乐专门下基层采风,他们一行先到位于金华的浙江婺剧团。婺剧团的人告诉他们,衢县婺剧团(现衢州婺剧团前身)其婺剧浦江乱弹音乐唱腔独特、鼓乐丰富。于是,黄寿康、金砂、羊鸣、姜春阳四人,风尘仆仆地来到衢州。由于天气炎热,当时衢县婺剧团所有的50多位演职人员均在黄坛口水库附近排演婺剧。当时排练的婺剧主要有现代戏《血榜记》和古装戏《碧桃花》,其中《碧桃花》的一至四场的作曲者即黄吉士。他们观看了婺剧演员的排练,听了演员的演唱,如获至宝。于是,黄寿康、金砂、羊鸣、姜春阳四人便与衢县婺剧团的演员、导演们天天在黄坛口谱曲座谈,并认真记谱……四人在衢州整整待了近一个月。黄吉士说,原衢县婺剧团的楼冬梅、徐逢先、孔繁英、胡哲学等人均见过这四人在黄坛口深入学习婺剧的刻苦劲,黄寿康甚至学习表演婺剧滩簧《断桥》,他扮演的许仙惟妙惟肖。
黄吉士保存的信件见证那段往事
黄吉士至今还保存有金砂、羊鸣、姜春阳三人写给他的部分书信。其中1963年8月6日,金砂在给黄吉士的信中说:“由于时间太短,对婺剧音乐了解不多,这只有以后再找机会来学习。戏排得怎么样了?音乐设想已全部完成,尚望赐寄一份为感。另外,如能把《断桥》、《双下山》及民歌资料设法搞一份,那是非常感谢的……”信中的《双下山》即指婺剧《僧尼会》。而金砂问黄吉士戏排得怎么样,是指婺剧《碧桃花》。黄吉士于当年即将金砂需要的资料寄给了他。
羊鸣在1963年8月3日给黄吉士的信中写道:“此次衢县相识,我很高兴。承蒙你大力协助、无私帮助,使我们学习了很多东西。特此再一次向你表示感谢。盼望今后不断来信,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代问乐队其他同志好……”
保存有羊鸣、姜春阳签名的第一版《江姐》
1964年,歌剧《江姐》在北京成功演出,此后,歌剧《江姐》多次重排,在全国各地上演,享誉国内外,其中《红梅赞》、《绣红旗》、《春蚕到死丝不断》等经典唱段影响了几代观众。《江姐》传到衢州时,大家惊喜地发现,《江姐》中的许多唱段与婺剧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婺剧“乱弹”中的【倒板】、【流水】在歌剧《江姐》中被运用得尽善尽美。1965年2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歌剧《江姐》一书,同年8月,黄吉士收到羊鸣、姜春阳亲笔签名并写有“黄吉士同志,请指正”字样的第一版《江姐》。黄吉士说,第一版《江姐》作曲者和1965年《人民音乐》上的论文都没有金砂的署名,原因是他在政治风波中被错误定性。但第二版的《江姐》,金砂的署名补上了。
婺剧入《江姐》主旋律传唱至今
2010年,作曲家羊鸣做客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谈及来衢县婺剧团采风创作经过时曾说,半个世纪前,婺剧这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入《江姐》主旋律传唱至今。羊鸣还说,“我们跟随婺剧团演员一块演出,那儿有一水库(即当时衢县黄坛口水电站),演员白天没事,我们白天和演员一起游泳,晚上就看戏……我们就像一块海绵,见水就吸呀!”
衢州婺剧团曾排演婺剧版《江姐》
当年歌剧《江姐》的成功演出,衢县婺剧团的全体演员深感荣幸和深受鼓舞。同时也促使衢县婺剧团的领导、编剧、导演们思考,歌剧《江姐》能从婺剧中取其所需,为什么我们不能演出一部婺剧《江姐》呢?上世纪60年代,衢县婺剧团集中了精兵强将,排演了婺剧《江姐》,由孔繁英饰江姐,金顺玉饰双枪老太婆,姚太喜饰华为,蒋能德饰甫志高,胡哲学饰沈养斋……整部剧本除了《红梅赞》、《绣红旗》沿用歌剧,其他所有的唱段韵白皆以婺剧取而代之。随后剧团下农村、进厂矿,深入基层巡回演出,深受机关干部、校园学生、厂矿工人和广大农民的欢迎。衢县婺剧团也由此登上艺术的新高峰。
来源:衢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