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保护西湖景区里的古树古塔等自然人文景观不受自然灾害的破坏,一个名为“西湖遗存保护气象监测信息平台”的实时监测系统在不久前的西湖申遗中立下了功劳。这个由市气象局与市园文局合作建立的监测平台覆盖整个西湖景区,实时在线监测景区内的风力、雨量、温湿度、土壤等众多气象数据。景区哪里容易刮大风、下暴雨,哪里酸雨比较大、容易遭雷击,都可以从这一系统中找到答案。据悉,这样为景区专门量身定做气象监测系统,在国内还是第一次。
目前,西湖景区已建有湖心亭、北高峰(美女峰)、龙井山园、解放军疗养院(花圃)四个自动气象站。这些自动站收集包括温度、雨量、风向、风速、气压、相对湿度、土壤墒情等气象要素的数据。
在玉皇山、五云山、宝石山山顶,气象部门新增了3套以监测风力、雨量、温度、湿度为主的山顶自动气象站。为什么要在这些山顶建站?主要是为了监测西湖周边山区的风灾情况,这样,今后对古建筑、古树名木的保护,就有了详细系统的气象数据。
雷电也是景区文化景观的大敌之一。西湖文化景观大多位于水陆交界处,四周多为山体、湖泊,旅游景点人员密集,易遭受雷击侵袭,几乎每年都有因雷击造成的损失,雷击对古建筑、古树、人身安全有致命的威胁。气象部门在西湖景区新增了一套大气电场监测仪,提供雷电预警,并且对可能发生的雷暴进行定位监测。在已建成的雷暴监测系统中,小到每平方公里内的雷电,都可以在几分钟内提前预测到。
持久的酸雨也会对古建筑、古雕刻等产生一定的破坏性。在灵隐景区和梅家坞,气象部门建立了2个酸雨观测点。今后,景区范围内哪里酸雨多,何时比较密集,都可以从监测系统中获得答案。
西湖风景名胜区风景管理局副局长鲍挺华表示,因为杭州的台风、高温、暴雨等自然灾害,西湖景观存在遭受自然破坏的可能性,有了这个系统,对保护西湖景观有了更强的针对性。
“比如暴雨,系统就会反映出哪里雨水较多,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如果是火险隐患,哪里温度过高,这些都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来。”鲍挺华说。
据介绍,今后在收集足够多的精细气象监测数据后,还将开发防雷击、防酸雨等更多主动性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