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6日讯
在嵊泗绿华岛上有一位作家,他从小因患小儿麻痹症双腿残疾,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小学毕业的他自学成才,至今已发表小说、散文等作品百万余字。他就是楼存华。
最近,楼存华的长篇人物纪实《东海风雨》由海洋出版社出版,这是他继长篇小说《海魔》后的又一佳作。该书用翔实的史料记录了共产党员王家恒在舟山革命战争时期从事隐蔽战线工作的战斗岁月;在保卫和建设舟山时期辛勤工作,为民为公的感人细节:在离休后四处奔走,殚精竭虑,创建舟山第一所高等职业学校的艰辛历程。作者从采访、整理、撰写到出版,历经十年,全书共十九万字。
双腿残疾的他小学毕业自学成才
1961年,楼存华出生于绿华岛上的一个普通渔民家庭。3岁那年,他得了小儿麻痹症,因为岛上医疗条件有限,他双腿落下了残疾。
楼存华的叔叔是村里小有名气的艺人,胡琴、三弦、笛子、唢呐样样精通。于是,他跟着叔叔吹起了笛子,坐在椅子上拉起了二胡。在音乐世界里,他忘记了孤独。
楼存华喜欢和祖母呆在一起,祖母总有讲不完的关于大海的故事,使得他的童年充满了童话的精彩。
到了上学年龄,同龄的小伙伴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去上学了,而楼存华只好呆在家里,从他家到学校要翻山越岭,双腿走不了路,去上学读书谈何容易。
后来,在学校的支持下,9岁那年,楼存华终于有了上学的机会。父母和同学们轮流背着他去上学。因为家境并不富裕,也怕麻烦大家,楼存华读完小学课程后就休学了。
闲在家里,他就开始自学,只要能借到的书他都读,自己硬是啃完了初、高中课本。
读《水浒》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因同学的哥哥在绿华文化站当站长,楼存华就常常借书来看。 17岁那年,楼存华借到了一本《水浒》,读完书后,他被施耐庵所写的水泊梁山中一百零八将人物所吸引,从此,他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楼存华从此变成了一个细心的聆听者和记录者,村民们常常会到他家聊天,讲一些传说故事,在笑谈中,他积累了很多写作素材。于是,楼存华开始写作,尝试给多家媒体投稿,但一篇篇作品都石沉大海,但他坚持不气馁地写作。
1982年,楼存华的散文《海边的歌》在《上海文学报》上发表,这是他第一篇变成铅字的作品。
凌晨2点起床他在蜡烛下写作
1994年,楼存华开始收集资料,构思长篇小说。
为求写作时的清静,他每天晚上8点睡觉,凌晨2点起床写作,直至早晨7点。没有稿纸,他向村里会计要来废弃的报表,用空白的反面当稿纸。小岛到晚上12点要停电,他就在蜡烛下写作。
5年后,一部26万字的长篇小说终于脱稿了,手写的8厘米长报表纸稿有整整13叠。1999年,他的首篇长篇小说《海魔》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海魔》通过海盗之间的恩仇故事、男女之间的情仇故事、贫富之间的冤仇故事、敌我之间的复仇故事,展示了一幅20世纪40年代末风云诡谲的生活图景,真实记录了东海海域马鞍列岛的生存状况。
目前,楼存华又完成了两部新作品,长篇小说《魂随潮水走》和《白浪》。
来源:舟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