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19日讯
本塘易中天们 很有国学范
舞台的一边,一个小男孩趴在桌子上,手握毛笔,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宣纸,一笔一画,分别用楷书和隶书写下了繁体的“乐”字。
小男孩名叫廖昕江,刚满6岁,是这次“国学达人秀”上年龄最小的选手。其实他学书法也才一年,不过看他写的字,围观的大人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一旁站着的是孩子的爸爸廖根清,帮孩子舐笔蘸墨。廖爸爸告诉记者:“这孩子平时很调皮,不过写起书法来却从不偷懒,每天都要练上一两个小时。”
廖昕江的老师是宋城书画院的郑子元,孩子每周六去郑老师家学习,从硬笔、国画到毛笔字,廖昕江已经写得有模有样了。郑老师说,这个年纪的小孩学习书法最好,可塑性很强。另外写字能培养一个人的气质,而且也能够激发孩子对于国学的热情。
写完最后的落款,廖昕江把笔一丢,赶紧冲出了大礼堂。我们正在好奇,是不是少年玩心大动了——可再一找,才发现他一会儿入神地站在一旁看老爷爷写甲骨文,一会又跑去学打太极拳,不折不扣的“国学粉”。
业余学史达人,灵感来自“清穿剧”
鲍斌寅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发展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大学专业读的是“社会工作”,可就是这么个26岁的小伙子却是个十足的“历史达人”。
作为故事型达人,昨天他可是抱走了第一张同类型的Pass(晋级)卡哦。他说自己的灵感来自最近热播的几部清朝古装穿越剧。
每天听到电视里,放“皇上”,他就想来告诉大家,历史上的那些皇帝怎么称呼。一块黑板,一张讲台,精心准备的资料卡片,鲍斌寅娓娓道来……原来,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还有康熙帝玄烨,这三位大伙最熟悉的皇帝的称呼分别来自他们的谥号、庙号和年号,而像中国的唯一女皇武则天中“则天”则是来自臣民对她的尊称,“则天”就是“则天大圣皇帝”的意思。
鲍斌寅说,学历史是从小痴迷的兴趣,而看百家讲坛则是生活中的乐趣。易中天的《品三国》、王立群的《读史记》是他的最爱。现在的他甚至还在优酷网上开了个自己的“百家讲坛”——《鲍斌寅历史课堂》。
玩年画的“美女天团”,甘当志愿者
武强年画,出自河北武强县。在杭州可不多见,而会制作年画的美女就更少了。不过昨天海选现场就有一位。
昨天的比赛现场,来自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系的大学生李娟介绍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年画制作复杂,她并没有现场演示,而是带来了展板和成品,但内涵丰富的介绍,最终让她拿到了PASS(晋级)卡。评委杭州市西湖国学馆国学讲师金铃给出的评价:“讲解通俗易懂,作品喜庆夺目。”
其实,李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当时还在浙江工商大学读大三的李娟被老师推荐过来做“武强年画”进社区的志愿者,从此就爱上了这门特殊的国学艺术。去年7月,李娟专门到河北武强县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学习年画的制作,还带回了一套完整的印刷工具。回来之后,她把学到的又教给了同班的三个同学,年画义务志愿者4人小分队就成立了,其中三个女生都是美女哦。
现在,她们已经在紫阳街道有一个以非遗文化为特色的DIY工作室,每周两天教社区居民制作年画。
“这是一项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我希望更多的人去了解它,在决赛的时候,我们会做现场的演示。”李娟信心满满。
会写甲骨文的林老,Hold住了全场
昨天的海选现场,民间国学达人可谓是卧虎藏龙。书法组里,有一位名叫林乾良的老先生,他指书的甲骨文字一上台,现场的观众无不竖起大拇指赞叹:“这真是高人啊,功夫了得!”
80岁高龄的林乾良,国学造诣颇深。身兼很多“家”——中医学家、篆刻家、研究甲骨文的专家等等。
“我六七岁即能弄石治印,研究甲骨文30多年,还会唱京剧,早些年去美国讲学,他们就夸我精通三大国粹——中医学、书画篆刻、京剧。”
和其他人现场书写的达人不同,林老先生带来的道具都是迷你型的:小铁盒里放着墨,大信封里抽出一张不到30厘米长宽的画纸。准备就绪后,他摘下眼镜,摆好坐姿,用食指蘸着墨开写了。一笔一划,甚是认真,桌前引来无数的观摩者。
“这个国字,拆开来看,右边一个‘戈’字,左下角一个‘口’,就是指士兵打仗保卫人口的意思,它其实是个会意字。下面的‘学’,中间的两个叠加的‘X’指的是文字,两侧是两只手,下面就是一个房子,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房子里学写文字。”林老先生一边说文解字,一边传授甲骨文的知识,让大家交口称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