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28日讯
金华的高中教育正在酝酿一场变革。
上个月,金华市的东阳中学、金华二中、磐安二中及义亭中学4所学校被列入省首批“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学校”;9月25日,市教育局又特地邀请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来金华,给各县(市、区)教育局领导、省重点中学校长及高中教研员开《普通高中特色办学》讲座,用“头脑风暴”的形式提供若干借鉴。
5年内一半高中将“特色化”
据介绍,从今年下半年起,省教育厅将启动优质特色普通高中的评估工作,争取到2015年,使全省优质特色普高达到50%。
在首批30所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选修课程建设改革试点学校中,金华市的金华二中、东阳中学入选“学科专业类选修课程建设试点学校”;磐安二中入选“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建设试点学校”;义乌市义亭高级中学入选“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建设试点学校”,还有一项“技术技能类选修课程建设试点学校”在金华市暂时空白。
市教育局局长徐志坚表示,金华的高中教育将向优质化、特色化、多样化方向迈进,目的是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强调知识传授、统一步调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接下来,金华市会在金华一中“中加班”等模式的基础上,尝试进一步开展高中学校与国外优质学校的交流和合作办学等,更好地“为人人提供合适的教育”。
日本式与英国式,哪个好
陶西平说,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一直以来中国学习的是“日本模式”,通过标准化建设,提高薄弱学校的硬件条件。在国外考察时,他发现,原来还有一种“英国模式”,不是通过“求同”,而是通过“求异”来解决发展中的公平问题。
“日本模式”是由政府投入,以同一个标准来办学,你到日本去看,每个地区之内学校看起来都是一样的,连房子的布局和设计风格都差不多。英国曾经也采取过这种方式,但他们发现,通过投入可以改善学校的硬件,却无法改变社会对学校强弱的评价,“好学校”和“差学校”之间仍然有着一道鸿沟。
目前英国教育主管部门的思路是:在改造薄弱学校的时候,先确定这个学校准备办成什么特色的学校,比如有的形成语言优势,有的形成数学优势,有的形成体育优势,有的形成科学优势等等。然后校舍建设就要为形成这个特色服务,教师队伍的建设也要为这个特色服务(这些教师是不允许流动的)。陶西平参观过一所英国中学,该校拥有篮球馆、体操馆、室外田径场、室内足球场、体育生理指导教室……每个学生都参加一个体育社团。这个学校地处伦敦郊区,原先学生外流情况严重,改造之后就几乎没有学生外流了。另一所高中主打信息技术特色,学校一共1000多名学生,有1000多台苹果机,都放在走廊和大堂里,学生随时可以用。这所学校原先比较落后,现在已经很有名了。
陶西平把“英国模式”总结为“形成某一领域的卓越”。他认为只要做到这点,弱校就能跨越式发展,很快变强。
争取资源的能力很重要
陶西平列举了国内一些特色化办学的先行者,比如北京月坛中学以日语作为第一外语,许多学生毕业后进入了大学日语系就读,去日本留学的也很多;大连十五中的所有学生都是美术特长生,10年来有200多人考入清华美院;北京四中的“道元实验班”实行每个学生一个课表,真正因材施教;北京二中给从小研究蜘蛛的学生李汉歌设立专门实验室……
“虽然地处北京、上海的学校会更容易获得资源,但更重要的是学校敢不敢想、敢不敢做。”陶西平说。他讲了个故事:北京166中“生命科学实验班”的几十名学生,在今年暑假到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做客三周,参与课程教学、实验课、论坛以及与科学家交流,还将获得美国医学总署下属的诸多院校的实习机会。能得到这些资源,并不是这个学校有多牛,而是该校的校长在确定了实验班的方向后,就请人列了份该领域全世界和全国最顶级的资源清单,然后跑到美国自我推销,感动了对方。
“学生的学习需求旺盛和学校能力薄弱之间的矛盾,必须依靠多元化寻求资源注入来解决。包括学校资源、家长资源、社会资源、国际资源等等。这考验着校长们争取资源和整合资源的能力。”陶西平说。
来源:金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