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西湖景区工作的夏先生打进85100000热线,说他一直有个困惑:向游客介绍三潭印月时,不止一次有人问,为什么三个塔之间的距离都是62米?塔下面又是什么结构? “在景区工作很多年,书籍上也没有说明,每次被问到都无言以对,”夏先生很想搞个明白。
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三潭是指小瀛洲南边的三个小塔,塔身直径是0.92米,塔高有2.32米,塔尖是一个玲珑剔透的葫芦状宝顶,塔身不仅是一个镂空的石球,球上凿出五个圆圆的洞口,上面饰有浮雕,塔基为扁圆石座;中秋佳节,泛舟湖上,尽可领略“烟笼秋水月笼纱”的诗般意境。此般美景,还被用在第五套人民币一元纸币的背景上。
关于三潭印月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一个传说:三个塔是一只大香炉的三只脚,这只大香炉倒扣着一条害人的黑鱼精,香炉的三只脚伸出水面就成了三个塔。
传说多少带有些神话色彩,我们在地方志上找到了一些答案。史料记载,在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老市长苏东坡疏浚湖堤,在西湖里建了三座石塔,为了防止湖泥淤积,规定在三塔之内的湖面上不允许种菱。不过,当时的三潭,并非我们今天看到的三潭。
“现在的三潭是明朝的遗址。”西湖风景名胜区湖滨管理处文物科的陈科长说,明朝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当时的钱塘县令聂心汤,用湖中的淤泥在小瀛洲附近修建堤坝,做放生池用,一直修了13年才修好,此后又在放生池外造了3座小石塔,到清朝时又经过修缮,才成了现在的“三潭”。
大家现在看到的三潭,只是上半部分,隐藏在水下的部分却不为人所知。陈科长说,石塔下面还有松木桩、小石块等,“这些可都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文物’。”
古代造桥时,打松桩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的打松桩,就是把松木一根一根打下水里,十几根松木组成一个梅花桩,桥墩就造在松桩上面。之所以选用松木,是因为松木具有耐湿的特性,古话有“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放半年。”
石塔的修建也是这个原理,为了得到牢固的基础,先把十几根5米长的松木打入湖底,形成一个梅花桩;为了让木桩更牢固,每根松木之间都投入石块等填充物;然后再在松桩上面修建平整的石板,把石塔一层一层盖上去。为了更好地保护三塔,这些年来,湖滨管理处又在石塔接近水面的地方加装了铁制护栏。
根据文献记载,三个石塔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每个石塔之间的距离都是62米。现在,湖滨管理处每年分阶段都会对石塔进行监测保护,得出的数据跟文献记载一致。曾是西湖申遗专家组成员的林正秋教授说,关于明万历年间修建三塔的史料上,并没有特意提到三塔之间为何修造为62米的等边三角形,具体原因只能靠后人去推测揣摩。
陈科长推测,当时修建石塔就作为一种佛教景观,等高等边的构造显然符合中国人的审美。
西湖“三潭印月”三个石塔之间距离为什么是62米,如果有读者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拨打电话85100000告诉我们。
据都市快报 记者 范晓洲 制图 陈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