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08日讯
“妈妈,这块黑黑的石头是做什么用的呀?”
“这不是石头,是砚台,古代的人用来磨墨写字用的……”
“这东西好像是一个地球仪,上面写的是民国时候的温酒壶。以前的人看书写字累了,喜欢喝点小酒。他们就把小酒壶放在里面,外层加上热水,用这种办法来保温。”
“十一”长假的前三天,这样的对话在义乌绣湖公园书画展厅内不时可以听到。义乌市收藏协会在这里举办文房清玩展,展品包括大家熟知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以及笔筒、笔洗、笔架、笔插、笔挂、砚滴、砚屏、砚匣、水盂、墨盒、印章、印盒等。
“只知道文房四宝,很多东西以前都没见过。没想到,光砚台就有这么多种类!”来自江西的小姑娘陈鹏看得特别仔细,趁着国庆厂里放假,她和老乡到绣湖公园游玩,看到这个古玩展就进来瞧瞧,“很新鲜,也长了见识”。
很多市民得知这个清玩展后,特地带孩子来“普及知识”。“让他们看看古代人用的这些器具,也是接受传统文化的一次洗礼。”一名正在给女儿讲解绣花扇袋的家长说。
看到展厅里人流如织,义乌市收藏协会秘书长蔡宝昌很高兴,“这是我们首次举办文房清玩专项展,效果很不错,看客至少过万人。”据他介绍,此次展出的藏品有324件(套),展品种类繁多,多为明清时期的文玩,价格不菲。以砚台为例,就有端砚、歙砚、澄泥砚等名砚,价格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收藏价值较高。
在现场“坐镇”的收藏协会行家们也倍感欣慰,“懂得欣赏和喜欢这些‘老东西’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原来打算上午9时开门,下午5时闭展,可早上6时多就有人在门口等了,到晚上七八时还有人不肯走。”协会监事骆国画说,有个90多岁的老太太仔仔细细看了3个多小时。她说自己出身在大户人家,很多东西以前家里都有,看到这些展品,让她想起小时候的很多场景。
还有三名退休干部向他们“提意见”,“有个会员在展柜最下角摆放了一把黄花梨钱秤,他们说这是商人用的东西,摆放在文玩中显得有些铜臭味,不妥当。”有人在现场争论水注、水盂、砚滴、水函到底有什么区别,就请教在场行家,细细探讨一番后才作罢。还有几个高中生在一幅鹅字石刻的拓片前停留了半天,讨论到底用一笔如何运成这个鹅字。
这些看客让主办者颇为感动,“大家看得起劲,我们的办展热情就更高了,争取今后办更多古玩方面的展览,让市民在欣赏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的同时,也能提高鉴赏知识和水平,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来源:浙中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