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3日讯
“拥抱别人,温暖自己。”在义乌,有一个外来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站里的一个援助律师团,免费为外来建设者提供法律援助。据悉,这家成立于今年6月的机构,也是我省首家法律援助类民办非企业单位。
初衷
尽一份社会力量
外来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创办人名叫陶旭明,他是浙江稠州律师事务所的主任。
“义乌的外来农民工越来越多,他们碰到的问题也很多。”说起创办的初衷,陶旭明说,仅有政府创办的法律援助机构显然是不够的,维护农民工权益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
据悉,陶旭明和稠州律师事务所的3名专职律师、1名实习律师构成了工作站的援助律师团。自6月成立至今,他们已受理各类刑事、民事等案件近60起,为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且从没收取任何费用。
成果
农民工得到实在帮助
在外来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办公室,不时有农民工前来咨询。办公室的一面墙上,挂满了受助人对他们表示感谢的锦旗。
今年30岁的徐坚,是援助律师团的其中一名律师,他的名片左上角印有一个法律援助的标志:心形的图案中是两只紧扣在一起的手。他说,这意味着伸出援助之手,为弱势群体提供专业、免费的法律服务。
7月的一天,一名面容憔悴的妇女找到援助团的律师。“我男人干活时死了,我们一家人可怎么办啊?”她哭着说。
原来不久前,40岁的安徽农民苏根名(化名)在义乌为包工头干活时,因工作失误导致身亡。律师了解到,苏根名上有85岁的老父亲,下有14岁的儿女。在义乌打工的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他死后,家里的经济条件十分困难。经援助律师调解后,苏根名的亲属拿到47万元的赔偿。
还有一次,14个农民工找到工作站,希望律师能帮他们要回被拖欠的工资。得知此事后,援助律师多方调解,农民工当天就拿到了15000元工资,返回家乡。
难点
取证艰难维权不易
徐坚说,农民工案件多集中于欠薪和工伤。然而,由于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淡薄以及证据缺乏等,使得对农民工进行法律援助变得非常困难。尽管律师可以做一些取证工作,但还是有不少农民工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而无法获得赔偿。比如,在他所受理的劳动合同纠纷案子中,几乎没有农民工同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徐坚说,“农民工的这些观念,给维权带来很大的困难。”
徐坚提醒农民工,外出打工时应注意收集证据,比如劳动合同、考勤表、招聘表格、工作证、工作服等,以免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
信念
用心帮助更多的人
对于外来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前景,陶旭明有着期待———他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带动义乌帮助外来农民工的社会氛围。
上个月,徐坚在义乌稠州论坛上发了个帖。“‘拥抱别人,温暖自己’。律师能帮助经济困难的人维权,是件幸福的事。希望帖子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样我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了。”徐坚在帖子中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律师团的开支由陶旭明个人承担。“希望有更多社会力量支持我们。目前,我在向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寻求支持与合作,希望能将工作站和律师团办得更好。”陶旭明说。
来源:浙中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