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5日讯
8年前,浙江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先行一步,拉开文化大省建设的宏大篇章。
我们积极推进体制改革,诸多国有院团、文化单位,重新迸发生机,产出精品项目;
我们培植沃土,让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国内著名的文化4大股都选择浙江跨出上市第一步;
我们引入民营资本,激发文化产业新力量,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我们创意求新,数字出版、数字动漫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推动浙江制造走向浙江创造;
我们让文化甘霖普洒城乡,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文化产品带来的快乐……
本报今起推出“走读文化浙江”特别报道,亮出这8年来文化大省建设成绩单。
今天我们关注的是文化单位体制创新以及文化企业上市热潮。
浙江文化4大股2011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
国庆假期刚过,股民盛琪的心里就乐开了花。因为他持有的浙报传媒股票恢复上市首日就大涨68.27%,翌日更是早早封于涨停板。
盛琪的喜悦,代表了许多投资者的心声。自从今年9月29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全资控股子公司浙报传媒成功上市后,这支第一家实现报业集团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公司股票就吸引了众多的眼球。
浙报传媒旗下超过35家媒体,覆盖500万读者。除了发行与印刷收入,报业最主要的盈利模式是广告。仅2011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就为6.58亿,净利润1.43亿。
浙报传媒董事长高海浩表示,根据中国报业市场的状况和内在动力,中国报业仍处在黄金发展期。
浙报传媒破茧的背后,是浙江省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事实上,自2003年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地区以来,浙江文化产业已经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创下了多个第一:华谊兄弟公司2009年10月30日在创业板上市,成为“内地影视第一股”;华策影视公司2010年10月26日在创业板上市,成为“电视剧第一股”;宋城集团同年12月9日也在创业板上市,成为“演艺第一股”。
在与资本共舞的探索之路上,浙江的文化产业结出了累累硕果。
以2011年上半年为例,华谊兄弟实现营业收入3.3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3.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6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5.09%。华策影视则实现影视剧业务利润超1亿,同期增长33.03%。而宋城股份2011年上半年报告的营业利润为1.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03%。
作为行业龙头的华谊兄弟,一方面用《非诚勿扰2》、《建党伟业》等高质量影片与引进大片抗衡;另一方面则借助其品牌价值,向院线、网络游戏等渠道及衍生领域拓展。
华策影视在电视市场上频频发力。《爱上琉璃苣女孩》等剧让观众叫好。华策影视总经理赵依芳告诉记者,今年,他们还将在大屏幕上有更多行动,“其中《人鱼帝国》总投资高达1亿美元,由好莱坞特效大师皮托夫担纲导演,将是史上第一部深海魔幻电影。华语大片《太平轮》(又名《1949》)即将启动,吴宇森、章子怡、宋慧乔、舒淇等都将加盟。”
而这一切只是开始。资本市场“全方位”对接文化企业上市的浪潮还在向纵深推进。人文底蕴深厚的浙江,将交出一份不俗的答卷。
院团改制后 演出爆棚了
浙江出版集团2003年~2010年主要经济指标
郭冲接电话时声音有点疲惫。他今年刚从天津音乐学院毕业。两个月前,他进入浙江话剧团工作,一进去,他就出演浙话主打的话剧《谁主沉浮》。近一个月,他跟着剧团四处跑,演了近20场戏。而郭冲的同学在其他剧团,现在还是个跑龙套的。
像郭冲这样幸运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前不久,浙江话剧团大规模招聘20个演员,扩充演员队伍,创排都市话剧。这样的非常规,正是浙江话剧团改制后的“福利”。
浙江话剧团掌门人王文龙觉得湖墅南路136号(浙话艺术剧院)成为杭州的话剧“专卖店”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去年,三个省属文艺院团率先挂牌转制,随后实施了收入分配制度等一系列改革。
改制后,浙江歌舞剧院2010年共演出304场,营业收入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26%。
浙江曲艺杂技总团交出这样一份“成绩单”——其下属的浙江杂技团年演出目标为126场,不到半年已完成152场;浙江滑稽剧团990场预定目标基本完成;浙江曲艺团年度目标126场也已完成近半。
其实,敢为人先的浙江,向来是改革的“试水区”。2003年,我省杭州、宁波及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6个省级部门率先开始改革试点,并确定112个省级试点单位先行一步。
走在最前面的是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经过4年的努力,到2007年率先完成整体转制后,资产总额翻了近一番,以改革创新探索产业升级之路。2010年,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总销售和资产总额分别为104.87亿元和100.11亿元,提前两年实现了年销售、总资产“双百亿”目标。集团对外输出版权及合作出版项目首次突破100项,并在法国成立了东方书局,在纽约布鲁克林和曼哈顿开出了博库书城连锁店。
而在电影方面,目前,11个市级电影公司已有10家完成转企改制。今年年底前,电影发行放映单位的转企改制将如期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