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古朱”在博客中贴出的“正兴馆”老照片
昨天9:02,张大姐来电:我看快报这几天都在找哪里有美食,我想说,30年前,我吃过杭州最好吃的面是蝴蝶面……形状跟蝴蝶一模一样,用清汤煮开后,装在一品锅里,再加上火腿、冬笋、河虾、肚片……味道鲜得不得了。
这家面店以前在河坊街的新拱桥,旧城改造以后就没了。我找了好久都找不到,你们能帮忙找找吗?
“这家面店名叫‘徽州面馆’,原来开在梅花碑附近。面积只有四五十平方米,虽是小店,但人气很旺。”张大姐回忆说,“住在河坊街的老杭州,应该都记得这家面馆和里面最好吃的蝴蝶面。”
张大姐记得,蝴蝶面选用上好火腿、新鲜冬笋和鲜活河虾做食材,讲究原汁原味,出锅时香气扑鼻。而且“徽州面馆”蝴蝶面的分量大,一品锅可以一家人分着吃。一个人吃一锅也不嫌多,“一碗面,常常被连汤带卤儿吃得‘滑脱精光’。”
张大姐说,1980年,她在吴山钟表厂工作,每个月挣30块钱。当时蝴蝶面卖3毛5分钱一碗,那个时候,这个价格是很贵的。“只有等到15号发了工资,我才能去吃一碗。”
1982年,杭州旧城改造,徽州面馆搬迁,之后,张大姐说她就再没吃到过蝴蝶面。
“30年过去,我现在也57岁了,还是忘不了蝴蝶面的味道。这些年,只要听说哪里的面好吃,我就赶过去,希望能再尝到蝴蝶面的味道,可惜都不是。”张大姐说。
蝴蝶面是徽州风味面食
徽州,古称歙州,又名新安,是徽商的发祥地,当时范围大致包括现在的安徽黄山市、绩溪县、江西婺源县等。
杭州有个徽州学研究会,会长胡永吉说,“蝴蝶面是一种徽州风味面食。先用手工将面擀成和馄饨皮一样的薄片,再把面皮切成菱形。之后,放进高汤里煮熟,再加入肉片、冬笋、虾米、火腿、香菇、青菜很多配料。
“因为菱形面皮受热后会翘起,类似蝴蝶形状,所以得名蝴蝶面。”
过去,河坊街一带聚集了许多徽商,风味餐馆也多,徽州面馆就是其中之一。不过,面馆后来搬去哪里,胡会长也不知道。
“我们一直想恢复河坊街的徽州文化,两三年前,还有位老同志想重开一家徽州面馆,可一直没能实现。”
吴大伯三年前曾计划开家主打蝴蝶面的徽派面馆
想重开一家徽州面馆的老先生,名叫吴金文,今年77岁,是杭州少儿图书馆的老馆长。
昨天傍晚,我联系上吴大伯。2009年,大伯计划开一家营业面积600到800平方米,具有徽派风格的大面馆。
“当时想得很简单。请最正宗的徽州厨师,烧最有徽州特色的蝴蝶面、凉面、炒面、锅面,徽州的小笼包子……”
大伯遗憾地说,“可惜,后来合作开店的老板出了资金问题……我想开出来市场前景肯定很好的,30年前的徽州面馆,生意多火爆!”
很多老杭州都对徽州面馆念念不忘
“杭州网”上有篇题为《吃客》的美食文章,提到过“正兴馆”和“蝴蝶面”在杭州的来历,“解放前在杭州做木材、茶叶生意的安徽人很多。从安徽来杭州谋生的章氏兄弟,一个在扇子巷开菜馆,一个在河坊街开面店。面店叫正兴馆,以蝴蝶面出名。正兴馆的面片,从揉面到切面全部手工。面片下到汤里,滑溜不糊,一片就是一片。徽帮菜重油,而蝴蝶面油而不腻,且不辣,价廉物美,不仅迎合安徽人的口味,杭州人也爱吃。”
网友“古朱”,在一篇博客中写道:
当年有家面馆位于河坊街佑圣观路口,店名好像叫‘徽州正兴面馆’。主门面是朝向河坊街的,有个雨棚,到时也摆门板饭。
往新宫桥方向走几步是个消防站,幼儿园时还去看过消防员叔叔快速换衣服。后来这个消防站撤了,改成修理消防器材的,门框、窗框还是漆成红颜色。再过去就是信余里弄口……
两间门面里有人擀面,用根竹杠,人坐在上面压和好的面团。擀好后,又用一把铡刀般的大片刀切面,小时候,我会站在门外看个半天……
困难时期,面馆每天早晨供应包心菜稀饭,不用粮票5分钱一大碗。一只大木桶,一人收钱一人盛粥,吃的人很多,要排很长的队伍等上半天。我经常带着妹妹赶过去吃,那是当时的美味。读初二时,我家搬离了佑圣观路,以致现在已想不起来面馆的名字了。
“古朱”还贴了一张老照片,路口的一家饭馆挂着“正兴馆”的牌子。
“这家店也许就是徽州面馆。可我也不确定,因为在旧社会,佑圣观路是通向省政府的路,修得很好,但很窄小,没那么宽阔。”“古朱”说。
“正兴馆”应该不是“徽州面馆”
“古朱”贴出的路口一家饭馆挂着“正兴馆”的牌子,是不是徽州面馆?
昨天,我找到杭州知名摄影人章胜贤,他看了照片说,“这张老照片,是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员威廉迪柏1945年拍摄的。照片里的‘正兴馆’不是徽州面馆。正兴馆开在湖滨一带,是家做‘苏帮菜’的高级餐馆,当时也很有名。但与徽州面馆一样,现在也没有了。”
章胜贤有两位老朋友“阿炳”和“梦美人”,是当年老餐馆“正兴馆”、“素春斋”主人的后人。
他们对徽州面馆的蝴蝶面也有回忆,“新宫桥断河头(佑圣观路和河坊街交叉口附近)徽州面馆的蝴蝶面,面片油炸后,与香菇、冬笋、菜心、火腿、开洋等配料,宽汤宽料中翩翩起舞的蝴蝶状面片,下口时格外细腻滑爽,皖南风味映衬着徽商精细的行商风格。”
文三路徽楼食府还能吃到蝴蝶面
昨天,我在19楼网站上找到网友“minigogo101”2006年发的一个帖子,他说,他在杭州城里找到了能吃到蝴蝶面的地方——建国南路上的“清泉坊”餐厅。
“清泉坊”老板姓魏,昨天下午,我联系上魏老板。
魏老板说,“做蝴蝶面工序复杂,成本太高,2008年就不做了,现在清泉坊的特色是烧鸡公。”
他还说,他们的蝴蝶面不算正宗的徽州风味,厨师都是杭州人,和老底子的徽州面馆没什么关系。
昨晚8点,从胡永吉会长那里得知快报在采访徽州面馆,徽州学研究会会员张诚老先生打来电话,说他对徽州面馆和蝴蝶面也知道一点。
张老是杭州铸造厂的退休职工,老家在徽州。
他说,“徽州面馆拆迁后,先搬到了城站火车站附近,之后好像又开了一年多,才关了门。徽州面馆的老板姓凌,安徽歙县人,现在差不多90岁年纪。面馆里还有两三个徒弟,关店之后他们去了哪里,就不知道了……
“不过我知道杭州哪有吃蝴蝶面的餐馆。在文三路上,叫‘徽楼食府’,也是歙县人开的,店里有蝴蝶面卖的。”
昨晚9点,联系上徽楼食府的老板江先生。
“让张女士到我们店里来吧。我们有正宗的蝴蝶面。”江先生说,“平常点蝴蝶面的客人很少,但我们也会准备。不过,味道能不能和当年徽州面馆一样,我心里可没底……”
马上把徽楼食府地址告诉张女士。“能解解馋当然好了!”张女士说。“不过我还是总想着老徽州面馆的味道。不知道面馆的后人还在不在杭州?有人知道就更好了。”
(见习记者陈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