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 倪元锦)自全国新闻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天津、山东、浙江新闻界一线采编人员、媒体负责人纷纷深入基层,写民生课题、解群众难题。一大批鲜活、感人、折射普通百姓生活与社会万象的新闻作品见诸报端、电台、电视台,媒体从业人员业务素质获得提升。
过去两个月来,天津市新闻单位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坚持群众路线,组织编辑记者蹲点调研,开设专题专栏,完善考评、奖励机制和岗前、在岗培训制度。截至目前,天津市新闻单位共建立基层联系点304个,开设“新报记者在基层”、“民生账本”、“走近‘小人物’”、“现场报道”、“时报记者在社区”等“走转改”专题专栏37个,刊播发报道660余篇,媒体负责人共计39人次深入基层联系点,撰写专栏报道52篇。
9月15日至23日,由天津电台、电视台、北方网23名编辑、记者、主持人组成的小分队赴陕西省宁强、略阳,深入边远村镇,了解基层情况,感受百姓生活。
天津电视台新闻部副主任王新通说,基层是一本博大精深的教科书,唯有用心体验才能由表及里逐步理解,也唯有两脚着地扎扎实实地阅读才能获得启迪,基层的故事最生动,基层的形象最鲜活,基层的话题受众最喜闻乐见。
天津日报在近一阶段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要求全体采编人员在写现场的同时,找基层问题、写民生课题、解群众难题。采编调研小组在对天津蓟县多次调研后,发现部分村子农家院因知名度不高导致生意冷清,制约当地旅游业发展。
于是,日报集团所属天津网利用网络优势,由资讯整合中心制作“农家院乡村游权威资讯平台”,推介蓟县农家院和各种主题的乡村游。目前该项目平台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成为“蓟县农家院大全”。
今晚报把“晚报记者走基层”专栏稿件纳入采编人员考核制度,发稿当日由部主任、值班总编辑和总编辑分别对稿件考评,每月末对当月专栏稿件进行评比,从中产生一、二、三等好稿,分别给予奖励。
山东省各新闻机构把编辑记者“走转改”纳入新闻队伍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分批组织编辑记者到基层挂职,通过转换身份、换位思考,帮助编辑记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国情民情。为建立长效机制,山东省还把“走转改”活动纳入新闻单位精神文明创建综合考核体系,设立全省“走转改”活动专项奖,奖励来自基层的新闻佳作。
“走转改”活动中,以全国新闻战线标兵、齐鲁晚报社记者张刚名字命名的“张刚工作室”转型升级,变身为“张刚大篷车记者流动站”,每周由记者轮流把“大篷车”开进社区,向群众提供理财、健康、健身、美容、鉴宝等丰富多彩的民生服务,节假日也不间断。
浙江日报“佳友民情工作站”8月31日正式挂牌。工作站以全国新闻界先进典型、浙江省优秀新闻工作者俞佳友的名字命名。在“为民记者”俞佳友的带动下,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向纵深推进。
“佳友民情工作站”7月份已在浙江日报上亮相。7月13日至今,这个工作站刊发了《莲都桃农急盼买家》、《兰溪“黄水”现象调查》、《深山邮路又开通》、《问诊“蜗牛”工程》、《为山里娃圆梦》、《兰溪农民卖粮不便》、《17岁女孩想读书》等50多篇来自基层的鲜活稿件。
浙江媒体注重在“走基层”中“转作风”“改文风”。浙江日报的“乡村微日记”中,最短的报道连标题、标点只有85字,都是群众语言,读来亲切生动。浙江广电集团推出为期半年的“改文风大赛”,力求使荧屏声频令人耳目一新。宁波广电集团反映,开展“走转改”之后,节目更贴近基层、更贴近群众,广播、电视的收听收视率也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