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杭州10月20日电(记者沈锡权张和平商意盈黄深钢)政府出台一系列强有力措施,“跑路”老板陆续回国,发生在浙江温州的民企债务危机出现缓和迹象。
陷入困境
10月10日下午,出走美国的温州眼镜行业龙头企业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乘坐航班回到温州,他希望在政府支持下,努力自救,走出困境,重振企业。
温州奥米流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福财也于10月10日返回温州。孙福财说,他要把企业重新“整”起来,不然做人一辈子不阳光。
据不完全统计,4月以来,温州发生80多起企业老板“失踪”、公司关门、员工讨薪等事件。知情人士说,这些是浮出水面的,在“水下”涌动的还不少。
资金链断裂
据了解,温州一些老板“失联”的主要原因是资金链断裂,企业向银行和民间借贷的资金无法归还,尤其是遭到被当地人称为“老高”的民间高利贷追债。老板出逃,造成连锁反应,发生大批债权人挤兑,银行冻结资产,企业被迫倒闭或停产。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民间借贷只是压垮这些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银行抽贷压贷,超过半数中小企业得不到足够支持,只能被迫转向民间借贷,其背后是大量资本逃离实业,大量企业外迁,产业空心化延续,现在是集中爆发。
温州的民营经济在当地经济中占绝对比重,与之相适应的民间借贷在“资金池”中占比约三分之一。今年以来受货币紧缩影响,受高额利差回报吸引和“钱袋保卫战”驱使,许多人将闲置资金、个人贷款、企业贷款、信用卡套现资金投入民间借贷。资金从炒房、炒矿转向“炒钱”,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典当行等首当其冲。
不少民企反映,在此次民间借贷风波中,一些银行在“风险控制”和“考核”压力下,出现对民企惜贷、压贷、抬高利率等现象。
周德文说,这几年温州老板虽然一直在搞投资,但找能给他们带来较快收益、短期回报高的项目、产业,包括投资房地产、高利贷等行业,而且“跟风”。这种投资方式,外部环境一旦发生变化,就可能造成灭顶之灾。
资产炒作背后,是温州实体经济危机。温州产业以低、小、散为主,在产能过剩大背景下,生存环境越来越差,年利润低,还得承受原材料和劳动力上涨压力。
加快地方金融改革创新
此轮民企债务危机,暴露出民间资本缺乏出路,民间金融体系陈旧滞后等问题。
周德文说,温州民间资本丰富、银行借贷难,民间借贷在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紧张方面发挥了作用。
周德文说:“政府应因势利导,鼓励民间信贷走出灰色地带,给予更多的合法性空间,让民间金融在阳光下运行。对于小额贷款公司,采取登记核准制度,通过宽松的管制环境,让更多形式的地下金融浮出水面,透明化规范化的金融组织意味着更多的审慎,这对于降低金融风险,有意义。”
记者从浙江省金融办获悉,浙江省委省政府将通过加大信贷资金保障力度、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实行差异化监管政策、拓展多元化企业融资渠道等措施;通过促进民间借贷规范化、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地方金融改革、加强民间金融监管、加大非法集资打击力度等措施;加快地方金融改革创新,做强一批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积极向国家申报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并将通过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实行企业缴纳社会保险暂缓或补贴政策、引导企业兼并重组等推进企业发展和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