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2日讯
昨天下午,南湖区七星镇农业科技园区里,30多名穿着工作服的农民正在大棚里锄草,他们并不是大棚的承包户,而是“两分两换”中失地的农民。自从今年6月南湖区开始创新农村劳务合作模式以来,已经有500多名失地农民找到了工作机会。目前,南湖区已经建立农村劳务合作社13家,入社农民达537人。
“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不好找工作啊,我现在身体还很好,自从加入镇里的劳务合作社,现在每天都有活干,每个月的收入有1800多元,比以前务农的收入高呢!”今年67岁的陈阿全是七星镇博山村一名种了几十年地的农民,5年前村里土地开始流转,他便打零工,收入少,不稳定,现在通过劳务合作社,每天做卫生保洁、物业管理、绿化养护、农业种植等工作,生活充实了,收入也提高了。
组建农村劳务合作社,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南湖区2011年的民生实事工程之一,今年6月成立的七星镇农村劳务合作社是南湖区首家农村劳务合作社,合作社把“两分两换”后失地的农民组织起来,为入社的农民免费提供组团式的劳务服务,既为一些有就业愿望、有劳动能力、难以找到合适就业岗位的农村劳动力找到了就业机会,又为企业、社区、农业项目等提供大量的劳动力。
农村劳务合作社将失地农民组织起来后,与本镇用工单位对接,如南湖区坪均农村劳务合作社与浙江坪均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组织78人提供农业生产劳务服务,公司提供搭大棚、除草、种植等就业岗位,合作社吸纳本地农民,组织人员到公司提供劳务,从事大棚蔬菜种植,每人每天有50元至60元的收入。七星农村劳务合作社与嘉兴张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组织80多人从事油菜、包心菜种植及搭建大棚等工作。
七星镇农村劳务合作社社长陶爱明告诉记者,目前在合作社报名的失地农民有183名,最近“劳务订单”不断,除了七星镇,王店镇、嘉兴市区的用工单位也找合作社联系用工,用工单位还派车来接本地农民。
预计年底南湖区将建立25家农村劳务合作社,入社农民达1000人,人均每月劳务收入1000元左右。南湖晚报 记者 朱政 通讯员 谢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