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为何成为房价的“雷峰塔”?
每当楼市调控进入实质性阶段,“绿城倒下”就是一个长盛不衰的娱乐话题。在这个史上最严酷的楼市冬天,坏消息来得尤其频繁。从上个月的“海航30亿收购绿城”、“银监会调查绿城信托”到昨晚的“绿城申请破产”,消息出处或正规或不靠谱,但每次都被疯狂转发转载,并引来大批网友的喝彩。一个民营企业的生或死,为何如此撩动社会的神经?
现在看来,作为一个储备土地均价全国最高的开发商,绿城在普通民众心中已成为高房价的代名词,因此也承载了太多的象征意义。由高墙和保安封闭起来的绿城小区,花树纷繁,廊庑连属,宛若都市中的世外桃源;但对错失地产黄金十年的人而言,它更像一个堡垒,代表着阶层的固化。绿城倒下,即意味着高房价体系的崩溃——至少在许多人看来是如此。
作为一个中国最优秀的地产企业,绿城有必要反思一下自己为何一再成为负面情绪的发泄口。首先,在2009年的楼市癫狂中,绿城频频高调出手“天价地”,新开楼盘多创出区域价格新高,间接加剧了无房者的痛苦。其次,绿城楼盘是温州炒房客的最爱,令人炫目的升值神话,使其成为炒房利益链条上醒目的一环。最后,每次调控绿城都坚持“不降价”,扮演着高房价最后守护人的角色。
当然,绿城自有其苦衷。如果没有大批的央企、国企或港企的疯狂争夺,绿城也许无须以“天价”购买土地;而大量的高价地储备和营造上的高投入,导致绿城的利润率常年游走于9%左右的低水平,现阶段降价的空间有限。另外,绿城的企业文化讲求与业主的“情感维系”,不降价部分是出于对老业主感受的照顾。
本来,企业选择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高端市场,并没有错;绿城从富人手中聚拢的财富,大部分也以土地财政或税费的形式进入再分配,间接改善了城市的公共福利。但在房地产泛意识形态化的中国,这或多或少要背上一些原罪。中国的高房价体系,本来就是由政府、银行和开发商共同构筑的,开发商虽难辞其咎,唱的毕竟不是独角戏。
当年,因周边居民盗取刻有经文的砖石,雷峰塔轰然倒下,被鲁迅先生引申为象征着“一群人压迫另一群人的终结”。许多年后重新审视,这更像一次文明的灾难,而雷峰塔对其象征的事物并未有实质性影响。同样,当情绪越来越多地主宰了一些人的判断时,我们应该想想:如果绿城倒下了,世界真的会因此变得更美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