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4日讯
他不曾想到,自己离任10年后,村民对他依然感激于心,一听说他病倒,一拨拨赶到医院,多的一天有100多人;
村民不曾想到,干了24年村支书的他,所剩积蓄只有1400多元,留给独生女儿的遗产只是一只装满荣誉证书的木箱。
他,就是三门县浬浦镇前山村原党支部书记陈华义。在任期间,他带领村民植树造林、拆旧建新、建校办学、开山造路,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笔享不尽的财富。
10月23日下午2点30分,65岁的他因患肝癌医治无效病逝。10月30日,其遗体告别仪式在三门县殡仪馆举行,400多人赶来送他最后一程……
“分光吃净不是真正的改革”
陈华义当上村支书是在1978年,不久,村里碰到了一件大事,就是分田分地。
当时,周边许多村早早分完了田地等集体资产。对土地极为渴望的村民急了,找到陈华义要求村里“把能分的都分掉”。陈华义明白村民的这种急切心理,但他认为,分光吃净不是真正的改革,如果把村里的资产分得一干二净,村两委以后什么事也干不了。
征得其他村干部的意见,“统分结合”的思路定了下来:除了874亩耕地分给村民,其余的3000亩山地、200亩茶园与120亩柑橘地,统一由村里经营。
计划经济时代,村民乱砍乱伐,青山成了秃岭。带着切肤之痛,陈华义领着村民制订村规民约,实行封山育林,并翻山越岭对全村山地实地调查,逐一种上山竹、杉树、松树等10万多株。
昔日荒山成了村里的“聚宝盆”。上世纪80年代,当许多村因为缺钱,集体事业几乎陷入停顿时,前山村的集体收入年年蹿高,1989年达到16.7万元,是1982年的10倍多,在当地创下一个个“第一”——第一个架通电线路、第一个铺上自来水管、第一个筑起电视信号接收塔、第一个修好通村公路……
“有钱就要花在孩子身上”
村子富了,可陈华义乐不起来:几十年来,村里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
只读过小学一年级的他琢磨着,要想真正富,还得靠教育。
村里的旧小学建于上世纪60年代,由于年代久远,成了一幢危房。每逢刮风下雨, 300多名孩子只能停课在家。
“有钱就要花在孩子身上。”1989年,陈华义提出重建小学。几个月后,一幢崭新的9间两层房出现在前山村,这是全村第一间混凝土结构的房子,也是方圆10多个村最漂亮的一所小学。
小学造好了,可由于家境贫穷,不少孩子还是读不起书。在陈华义的提议下,前山村作出一项创举:对学龄儿童实施免费入学,除了课本费,其他费用全免。而免收学杂费的做法,国家直到2008年才全面实施。
接着,陈华义又提出奖励村里的优秀学生,小学成绩优秀的奖5元钱,考入初高中的奖50元钱,考上中专与大学的分别奖500元与1000元。在当时,村干部的补贴每天只有一块钱,教师的平均工资每月只有110多元。
几年后,每年从前山村走出去的大学生有五六个,至今已有近百人。最多的1996年,村里一下考上了8名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