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这3个简单的数字,勾画出一幅浙江人“十二五”期间的医疗卫生保障新蓝图:1,人均寿命提高1岁;3,医药费个人付3成;6,6成居民社区看病。就《浙江省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记者日前采访了省卫生厅厅长杨敬,请他解读。
人均寿命提高1岁
记者:《规划》确定了哪些发展目标?
杨敬:《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居民人人享有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服务,全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省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比现有水平提高1岁,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十万分之十和千分之九以下。浙江人的主要健康指标将达到或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
为此,我们将加大重大传染病、地方病以及新发传染病的防控力度,有效遏制艾滋病疫情上升势头,提高结核病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消除麻疹和疟疾;针对慢性病、心理问题日益严重的发展态势,大力强化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做好人群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指导,满足精神病人治疗和管理的需求。同时,我们还将重点关怀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和流动人口这五大人群,全面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医药费个人付三成
记者:《规划》对减轻群众看病负担有哪些实质性举措?
杨敬:要减轻群众看病负担,一要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二要降低医药费。
在提高保障水平上,《规划》要求,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让全省人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到2015年,全省新农合参保率达95%以上,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70%以上,基本实现农民基本医疗费用主要依靠公共筹资来解决,有效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在降低医药费上,除了在全省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外,全省公立医院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按规定比例使用,并在全省提高基本药物报销比例。按国家现行规定,公立医院可以将药品加价15%后向群众提供。目前,我省已经在富阳等29个试点县(市、区)率先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先行试点,取消沿用了30多年的药品加成政策。根据《规划》,未来几年我省将逐步建立以医疗服务收费和财政投入为主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政策。
通过这些努力,我省到2015年,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个人卫生支出比例将降至30%以下,真正减轻个人看病负担。
六成居民社区看病
记者:《规划》对看病难问题提出了哪些解决方案?
杨敬:看病难主要是指到大医院排队挂号难,找好的专家难,住院难。要解决看病难,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基层医疗水平,让群众小病在社区,大病不出县。《规划》提出,到2015年,城乡居民社区门诊就诊比例要提高到60%。为此,我省要实施基层卫生完善工程,确保每个建制乡镇、每个街道办事处或每3万至10万服务人口都有一所政府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村级卫生服务全覆盖。同时,实施县域医疗强化项目,每个县至少有一家二级甲等以上水平的医院,建成20家左右的三级县级医院,县乡联动、乡村一体,提升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公立医院要重点提升医疗服务品质,推广导诊、周末门诊、方便门诊等便民服务措施,实施就诊服务“一卡通”、检查结果“一单通”,完善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和远程医疗系统,方便群众就医。
针对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规划》要求,加快民营医院发展,以公平的土地、价格、税收、人事、医保定点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支持民营医院做大做强,力争到2015年,民营医院床位数占全省总数的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