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0日讯
今年23岁的安徽民工小丁,为了给儿子买玩具,酒后驾车被交警拦下。在看守所,他讲述了自己辛酸的人生经历。这个对“家”格外看重的年轻“爸爸”反复强调:“给儿子一个完整的家,家就是我的一切。 ”
失落的童年
和大多数农民工家庭一样,小丁从小与父母聚少离多。然而,和同龄人不同的是,他更清楚什么叫“生离死别”。
1998年的一天,如果没有接到那个电话,小丁依旧还是一个无忧无虑的上学郎。但电话那头传来的噩耗,却成为改变他命运的一个前兆。“你爹爹被毒蛇咬,现在快不行了。 ”电话那头,母亲泣不成声。在叔叔的陪同下,心急如焚的小丁坐上了南下的快客,从安徽赶到舟山见父亲最后一面。
医生宣布,毒液已渗入全身,除了换血,没有别的办法。血液是何其昂贵的救命之物,对一个普通的打工家庭来说,换血,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身中剧毒的父亲被安置在特护病房,医院只允许一人进入。叔叔担心小丁内心承受不住,就安排他在隔壁房间,通过电视画面,与父亲做最后的告别。“爸爸! ”小丁拼命地呼喊着,冰冷的画面没有任何应答。一种强烈的无力感,扼住了他的喉咙。随着时间的流逝,父亲就这么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失去意识,停止呼吸。
事后,小丁从乡亲那里听说,当时毒蛇攻击的并不是父亲,父亲为了救人,反被蛇咬了一口。然而,不管事实如何,人死不能复生。小丁说,自己到现在还记得父亲被火化时的场景。他永远不会忘记。
父亲离世后不到一年,母亲改嫁。重组的家庭并没有给小丁带来幸福,相反,继父的百般刁难,让他苦不堪言。
继父不喜欢小丁上学。为此,总爱找茬与他为难,凌辱谩骂从未停止。放学回家后,小丁没有时间写作业,继父拿着棍子逼他下地干活、守瓜田。若不服从,便招来一顿毒打。小丁被打怕了,他开始逃离这个家。
奶奶成为小丁唯一可以依靠的人。祖孙两人守着七八亩田地,在一起度过了清苦但温暖的两年。奶奶信仰耶稣,对小丁特别疼爱,每隔八九天就步行几十公里到镇上为小丁买苹果、梨头和一些闲食。奶奶舍不得让小丁干农活,每次吃着小丁做好并送到农地来的饭菜,内心既高兴又酸楚。
在奶奶的关心和照顾之下,小丁渐渐忘记了那些不开心的记忆。直到有一天,连奶奶也因病去世,这个世界又剩下小丁一人。
自从10岁离家出走以后,小丁和母亲没有任何联系。老家一个同姓的叔叔见小丁孤苦无依,便叫他过去和自己住。住了一年多,在另一位叔叔的介绍下,小丁从安徽来到舟山,开始了他漫长的打工生涯。
“我要活下去! ”
经人介绍,小丁在舟山一个工地做起了小工。最初,一天只有20元的收入。繁重的体力活,对一个13岁的孩子来说,显得过于残酷。白天被重物压得直不起身,晚上饿着肚子无法入睡。如此高强度的体力透支,小丁只能硬着头皮适应。好在他没有绝望,也没有放弃,反而不停地对自己说,“我要活下去。 ”“童工”是一个尴尬的身份,小丁为此提心吊胆。“工地里有人来查童工,我就躲到地下室。 ”在那个幽暗封闭的空间,小丁一个人蜷缩在孤独的角落,大气都不敢出,往往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一次,为了躲避纠察人员,小丁翻墙逃跑,逃得远了,竟忘记了回来的路,一个人在外面游荡,找了整整两天才回到工地。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小丁从一个工地穿梭到另一个工地,做着大致相同的活计。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日工资由原先的20元涨到了30元,后来又慢慢涨到50元、60元。
16岁那年,原本和母亲一起生活的弟弟来到舟山投靠自己。小丁在异乡终于有了可以说话的伴儿。他把打工挣来的钱交给弟弟保管。兄弟俩省吃俭用,渐渐有了一些积蓄。但还没来得及享受,意想不到的事情就发生了。
弟弟帮着哥哥存钱,并将这些钱用布包着塞在床底下,以为那是最安全的地方。岂料,一天早晨拿起布包发现,1000元钱竟被老鼠咬得破破烂烂。血汗钱被糟蹋,弟弟后悔得大哭不止,小丁强忍眼泪,抱住弟弟安慰他说,“没事,钱没了,咱们再挣。 ”
那些年,小丁没有固定的住址,经常哪里做工就去哪里;也没有家人照顾,是否温饱无人问津,但他却像一根野草,顽强地活了下来,并把弟弟拉扯成人。
来源:舟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