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1月10日电(记者 王政)进校门,先开淘宝店;课堂上,自由接收订单;考核时,经营业绩说明一切……浙江义乌工商学院以实践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正在给这个普通的职高院校带来新变化,一批“创业明星”被同学们当成榜样,许多人还没毕业就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不仅不为“就业难”发愁,许多学生还向别人提供就业岗位。
中午时分,义乌工商学院门口来来往往的运货车络绎不绝,每天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的购物包裹数以万计。“创业立身,尚德崇文”八字校训醒目地挂在走廊上。虽然是午休时间,但创业学院的教室仍然热闹,学生们忙着打包、邮寄。每个人创业的“家当”就是一张书桌、一台电脑和一个堆放货物的小格子。
虽然也是这样起步,但是三年级的李鑫淼不得不把自己的“事业”搬出教室,因为他每天的发货量要占满半个教室。去年底,他在学校周边租了一套房子,一个人忙不过来,把姐姐、姐夫从老家台州叫过来帮忙。现在,他每天的营业收入在万元以上,跟着他开淘宝店的有4个人。
“刚到创业班,完全不知道要干什么。”李鑫淼说,“开了淘宝店,算是有了一个平台,同学们天天想办法把东西卖出去。”但是创业哪有这么容易,刚开始,大家热情高涨,但是每天少得可怜的成交量让一些人垂头丧气,后来李鑫淼尝试做广告,结果订单逐渐多起来了,同学们的气氛也被带起来了。“去年11月份,我们教室外走廊里全是包裹,其他院的同学也纷纷开起淘宝店。”
义乌工商学院创业教育的推动者贾少华副院长是土生土长的义乌人,听多也看多了没有上过学的义乌商人、浙商创业的传奇故事。联想到自己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就业难”,他感慨,“大学生没有尊严”。苦苦求索后,贾少华认为,要想让自己的学生有尊严、活的精彩,就要创业,让学生有自己的事业。
看到电子商务的巨大发展潜力,贾少华把它当成自己创业教育的实现平台。2009年开始,创业分院开始直接招收淘宝创业班学员,目前,已有400多人在创业学院学习。“我们的特点,就是以学生个体发展为基础的实用主义。”贾少华说,“创业能力是练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这个思想不改变,创业教育永远都是纸上谈兵。”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一个以创业业绩为标准的考核体系也已形成,创业业绩成了评优评先的标准。大学二年级的时候,班级人均月收入达到了5000元,“毕业时达到万元应该不成问题。”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分院院长朱华兵说。
面对一些“荒废了学习”的质疑,贾少华坦言,有争论正常,但是应该看到,高职教育和研究型大学的教育使命不同。“客观地看,我们的学生高考分数普遍较低。”贾少华说,“但是这些学生也有很多优点。”创业教育就是要发挥其优点,“扬长而非补短”。
虽然跟自己的同学石豪杰创造的学校传奇月收入20万元相比,李鑫淼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和许多创业班同学一样,明年他将带着自己的事业毕业。虽然淘宝店正面临一些压力,但李鑫淼仍然信心满满:“至少自己有了事情干,也可以说是有了事业,关键是在做淘宝的过程中,自己学到不少东西,如果没有亲自来做,这些东西是学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