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6日讯
因为工地施工,一条还未真正投入使用的道路塌陷了。
事实上,“路又塌了”,这样的新闻似乎经常见诸报端。就在今年10月24日,中国美院象山校区门口,路面突现空洞,抢修队派来水泥搅拌车开到塌陷坑附近时,连车子都差点被“吃”了进去;10月21日晚,滨江江南实验学校内,一段道路整个下陷了大约4厘米,所幸当时学生都放假了……好好的道路,为何这么脆弱?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道路频频受伤?
因地质原因造成路面塌陷的情况比较少
杭州市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水系丰富。杭州的浅部地层主要以软土、砂性土为主,工程地质性能较差。这种地质性能,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城市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高级工程师陈忠大,曾经是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杭州市政府合作进行的“杭州市城市地质调查”项目的总负责人,他说:杭州地质结构有点复杂,但是不算糟糕。而且地质情况很难评说“好”与“坏”,需要与建设项目、使用状况结合起来看。
近年来报道的道路塌陷,尤其是城区道路突然塌陷,究其原因,无非是地下水管爆裂、路面车辆超负荷运行,以及施工不规范等。
水管爆裂是大多数道路塌陷的罪魁祸首,还记得2009年10月那次“世纪堵车“,文晖路自来水管错位,路面变成一片汪洋,从而导致半个杭州城交通瘫痪。
前段时间影响蛮大的江南实验学校地面下陷,以及这次尚未投入使用就大面积塌陷的道路,显然与周边的不规范施工有关。
而石桥、下沙等路面的塌陷,与这些区域工程车超负荷运行不无关系。
真正地质原因造成路面塌陷的比较少,今年6月下沙道路塌陷与其特殊土质有关,浙江大学岩土工程专家分析,下沙地区位于钱塘江北岸,属钱塘江冲海积平原。土壤大部分都是粉沙和粉土,一旦出现水作用,粉沙和粉土就容易被水带着流动,出现空洞。
特殊地质状况一般都能用技术攻克
聊多了,大家都说:其实现在特殊地质状况都能用技术攻克,关键是人为。
有一位长年从事道路施工的包工头说,道路脆弱跟用料也有关系。道路回填如果用塘渣(风化石和土的混合物),就不容易被水轻易冲刷。但是塘渣成本比较高,有些施工方就会偷工减料,用普通泥土。
再比如地下管道漏水问题,专家分析,“原因无非这么几个方面,一是管网本身质量有问题,不过关;二是地面不均匀沉降,造成管网破裂;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地面超负荷,导致管网被压破。这几个原因都是人为的原因,做得好是可以避免的。”
陈忠大说,哪怕是拔地而起造房子,对流沙层可以采取冻结的方式,对溶洞也可以采取其他支撑方式,能确保建筑安全。一条道路,如果前期技术过关,后期养护监管过关,就不至于那么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