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11月15日讯 “假如一年的光阴未曾失去,或许此刻,我们会是同一班级的学生。第一次感受到,那些苦难竟离我这么近,近得让人心痛……”
在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病房里,16岁的马海涛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不时侧过头,看着这封摆放在床头的信。这封信来自他素未谋面的高中同学,一字一句敲打着他的心。
一年多前,正当马海涛满怀期待迎接即将开始的高中生活时,一纸白血病的诊断书,让他们全家跌入谷底。虽然没有读过一天高中,但他所在的塘栖中学依然为他保留了学籍,师生们纷纷慷慨解囊。
少年遭遇不幸
记者来到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病房时,马海涛正在输液,由于化疗的折磨,他原先浓密的头发已开始脱落,脸有些浮肿。
“海涛,有人来看你了!”在父亲马再良的轻声呼唤中,马海涛缓缓张开眼睛,强打起精神,向记者问好。刚说了没几句,他便坚持不住,垂下眼皮,沉沉睡去。
看着儿子憔悴的模样,马再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去年7月3日,马海涛以优异成绩考入塘栖中学,到学校报到后不久,他便出现了流鼻血、厌食等症状,人也日益消瘦。马再良带儿子到医院进行检查,结果如同晴天霹雳,他被确诊患上白血病。
一名花季少年,美丽的人生刚刚开始,就已经走向凋谢。这让马海涛的家人几近崩溃,爷爷奶奶整天以泪洗面。马再良却坚信,儿子一定会好起来。
从此,马海涛再也没有踏进过高中的校门。省儿保、浙医一院、省立同德医院……一年来,为给儿子治病,马再良和妻子放弃工作,辗转各大医院。10月26日,回家养病的马海涛,持续高烧,住进了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
“前前后后已花了50多万元,大部分钱都是向亲戚朋友借的。”马再良给记者看了账单,一支化疗针就要1200元,为了省钱,医生给他们推荐了400元一颗的药片,一天要吃两颗。
师生爱心捐助
马海涛的病情也让塘栖中学校长高丽娟牵挂不已,她一直盼望着这个不幸的孩子能早日回到校园。
去年开学前,马再良找到高丽娟,告诉她孩子患了白血病,需要休学治疗。学校为他办理休学手续,“那时候不知道孩子病情到了何种程度。”高丽娟告诉记者,直到今年开学,马海涛还没有来读书,她便给马再良打电话询问情况,这才知道孩子的病情一直不稳定,已花去一大笔钱。
“学校能为学生做点什么呢?”通完电话后,高丽娟和几名老师商量,决定号召大家为马海涛捐款。
校团委、学生会向全校师生发出爱心捐款倡议书。一些老师有顾虑,马海涛没在学校读过一天书,几乎没人认识他,学生们愿意捐钱吗?
没想到,捐款倡议得到全校师生的关注,爱心在校园内迅速传递,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零花钱。高二学生叶佳蔚说:“马海涛没上过一天高中,他仍然是我们的同学,要尽量帮忙。”
当马再良接过塘栖中学师生捐献的35000多元钱时,这名六尺男儿再也忍不住激动的泪水:“孩子的初中母校崇贤中学的师生也捐了17000多元,谢谢每个帮助过他的好心人。”
渴望回到校园
在一堆零散的爱心款中,马再良发现了一封信,“我们是你未曾谋面的校友,我们都在为你担心……”方格纸上清秀的笔迹来自塘栖中学高二(7)班的两名学生。
“以前电视上才会看到的一幕,居然发生在我们身边,感觉很难受。”写信的学生葛孟昀说,“如果马海涛没有生病,他也应该读高二。马海涛现在除了物质上的支持,更需要精神上的鼓励,所以我和同学商量给他写一封信,祝愿他早日回到我们身边。”
病床上的马海涛非常虚弱,记者问起他现在最想做什么,他的回答异常清楚:“回校读书。”
“他平时最喜欢打篮球,个子比我还高。”说起儿子,马再良露出自豪的笑容。他告诉记者,从生病到现在,经历了十多次化疗,马海涛从没有叫过一声苦,精神好的时候,还经常用手机上网,查看关于白血病方面的信息。
马海涛的主管医生胡美薇告诉记者,小马的病情不容乐观,做了几次化疗,白细胞一直没有降下来。胡医生说:“小马很坚强,我们很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