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4日讯
11月19日,衢江区第四小学举办了一场家长恳谈会,让家长们就“关爱孩子,我们还需要更努力”话题,给学校提意见、建议。
连日来,“最美老师”的事迹被国内各大媒体报道,令许多人感动,但学校仍不忘对孩子教育的关切。
恳谈会的本义是进言纳谏,但家长们却把它变成了感恩会。许多家长说着说着,掉下了热泪。“初冬衢城披彩霞,温暖民工千万家……”一位名叫杨应竹的农民工家长,还当场赋诗3首,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是什么原因让家长们如此感激?是什么动力,让老师们拥有一颗大爱之心和固守自己的职业情操?学校被边缘化,差点被撤并
衢江四小位于原下张乡,外来学生约占总人数的72%。其地理位置略显独特,既是衢州老城区、衢江新城的“双郊区”,又是市经济开发区、沈家开发区、柯城高新园区的交界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并没有给这所学校带来机遇,反而越来越失去优势、被边缘化,差点被撤并。
衢江四小原名为下张中心小学,始建于1952年,原来除本校外,还负责辅导4所完小和2所村小。1993年,市经济开发区在下张乡建立后,随着该乡所辖的9个行政村被划归市开发区,下张中心小学也同年被划归新新街道,并更名为“新新小学”。下张中心小学只得另起炉灶,在原戚家小学安家落户。
2008年,东港学校成立,又有一半招生范围被划分了出去,下张中心小学的招生范围只剩下3个行政村。衢江四小校长助理邵建刚说,据学校今年的一项调查摸底,这3个行政村所有新生加起来只有40多个,而且还不能保证新生全部被招入该校。随着城里一些学校的软硬条件越来越好,家长们宁愿到城里多花钱,也不愿把孩子送进设施条件欠缺的下张中心小学。今年53岁的戴生林老师是学校的老员工,见证了学校的变化。他说,学校四周都是新建的设施现代化的学校,而衢江四小只有10多位老师、6个教室。2008年,学校被搬迁到原下张初中校园,学校连个正大门都没有。
当地教育部门考虑到学校的生源不足和设施建设问题,一度把该校列入撤并规划。老师也一度人心涣散。“民工处于最底层,他们的子女最需要关注”学校面临撤留选择,一方面为招不到学生发愁,另一方面外来人员的子女却为找不到学校上学而着急。邵建刚说,近年来,随着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外来人员子女来本地学校上学逐年增多。由于户籍不在本地,经济条件又差,买不起房子,要到城区学校上学比较困难。
他们在找到衢江四小之前,大多不止一次找过其它学校,但均被拒收。“这些民工处于最底层,他们的子女更需要文化教育。”校长马建红决定把教育重点投向民工子女身上,办一所不挂牌的民工学校。她的想法得到了区教育局的支持。这对外来务工人员来说,是个天大的喜讯,他们既可了却子女就学愿望,又可享受本地孩子的待遇,省去进私立学校需要交的一大笔学杂费。
但对老师来说,却意味着多一份付出,多一份责任。这些外来人员子女来自全国各地,基础差,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没上过幼儿园,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再加上这些家长忙碌,孩子缺乏照顾。另外,在投入上也会给学校带来压力。
马建红开始推行她的“大爱教育观”,树立“日常教育,慈悲为怀;日常教学,敬畏为上”的教学信念,对外来人员子女要“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形成“向善、向上”的校风。她不停地灌输,并在门口立起一块块校训牌。同时,推行“百分百课堂”,让每个孩子都被关注到,老师关注孩子学习的全过程。学校缺乏投入,就向上级、社会上争取。
经过2个月的“大爱风暴”,爱与责任成为学校每一位老师的价值取向。学校对外来人员的子女无条件接受,只要劳动合同、居住证、租赁证等证件齐全,就可以进校就学。“我们这里每一位老师都可以说是‘最美老师’。”马建红说,外来人员家庭条件较差,有的连孩子的午餐费都一时交不起,学校就让他们先欠着,有的由老师个人垫付。
三(1)班有一位学生去年因母亲患尿毒症,家庭贫困,交不起午餐费。“哪怕每位老师省一口饭,也要让孩子吃到饭。”马建红得知情况后,决定为这位学生免去午餐费,后来还为学生申请到了营养餐和困难学生补助。外来务工人员每天早出晚归,没时间照顾孩子。“既然家长不能当老师,就让老师当家长”。
三(2)班的詹淑雅同学课间玩耍时,不慎摔伤了腿。在经历一段时间疗伤后返校学习,家长没时间照顾,班主任老师周蓉蓉下课后,就背着学生上厕所,成了校园一道美丽的风景。
六(1)班的毛文杰同学也曾腿部受伤,50多岁的李水林老师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背着他从一楼上三楼,又从三楼背到一楼,每天不厌其烦,直到学生康复。
外来民工子女许多是中途插班的,基础差。为让他们赶上学习进度,学校就开设青年教师义务岗,利用下午放学到家长下班之间的时间空档,为成绩差的学生补课。由40岁以下的老师两人一组轮流进行,老师不拿一分钱,学校不收一分钱。民工子女没条件像城里孩子一样进各种兴趣班学习。衢江四小就开展“一生一社团”活动,利用每周五第3节课和大课间的时间,让所有老师上课堂,对学生从事各种兴趣爱好进行辅导。学校没设备、器具,就向上级或社会争取,老师技能缺乏,就自费外出学习。“尽管学校条件不好、老师的技能不专业,但哪怕开拓学生一点点的视野,增加一点点兴趣爱好,也是值得的。”邵建刚表示。“只要孩子在这里一天,我们就负责一天”
说这话的是周蓉蓉老师。今年上学期,三(1)班的杨金风同学刚从重庆转学到衢江四小,经常不能及时完成家庭作业。为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班主任韩慧芳和数学老师周蓉蓉通过电话与家长沟通。开始,家长还应和几声,后来表现得越来越淡漠,最后连电话都不接。两位老师没有放弃,就换了个通讯方式,通过校讯通和家长联系。没想到家长还是态度消极,对两位老师说,“孩子学习一直不好,人又懒,我们都管不了。这个学期结束我们就要回重庆了,你们不用管了。”周蓉蓉当即表示,“只要孩子在这里一天,我们就负责一天。孩子今天没完成作业,会给你打电话,明天没完成,会继续给你打,直到作业完成为止。”
家长被她们的精神感动了,第二天就到学校沟通。后来,孩子的作业都当天完成。学期结束后,孩子随父母回到了重庆,家长在暑假特地发来短信表示感谢,说孩子随大人在各地流转,读过那么多的学校,但他没见到过这么负责的老师,比家长还重视。
衢江四小的学生涉及18个省份。这些外来人员子女流动性大,而且受父母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学习上容易松懈。衢江四小老师在付出大爱的同时,也表现出更大的责任。
为确保学生安全,学校每天放学后都安排老师护送到各个车站。家长没时间接孩子,孩子玩心重,经常出现家长找不到孩子的现象。每遇这种情况,学校都发动全校老师寻找。为与家长沟通方便,还制定《“十大知晓”学生档案》。
为防止学生买零食吃没钱坐车,每个老师的口袋备有硬币,供学生借用。
衢江区教育局对衢江四小也给予支持,把原先乡属学校纳入衢江城区的学区范围,改名为衢江区第四小学。学校老师从26名增加到36名,资金扶持近两年就有200多万元。
在11月19日这天的恳谈会上,家长王丽君激动地说,他们老家在安徽,夫妻都忙于做工,平时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关心不够,是老师们无微不致的关怀,使孩子长知识懂道理。
在老师们的精心浇灌下,衢江四小奇迹发生了。这所没有挂牌的民工子女学校的学生,竟然两次在全区统测中名列第一,学校的体育成绩也多年名列全市前茅,被衢江区教育局誉为“下张现象”。
面对学生的进步,家长们在家长会上激动得哭了,老师们也哭了。“其实我们并没有秘诀,就是多几个一点点,多一点点爱心,多一点点责任,为人家考虑得多一点点。”邵建刚说。(记者赖国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