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杭州市疾控中心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杭州地区艾滋病感染者比2009年增加了27.9%。
杭州市看守所是整个杭州地区“涉艾”犯罪嫌疑人、罪犯的集中关押地,自2003年12月30日成立以来,看守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形成了特有的管理模式。
从杭州市看守所近三年来在押人员中涉艾人员的数据来看,监管场所患有或感染艾滋病的在押人员有增加的趋势,尤其近年来在加大艾滋病筛查力度下,普通在押人员中也发现了部分艾滋病感染者。
集中独立关押
生活空间比一般在押人员大
涉艾犯罪嫌疑人、罪犯,集中并独立关押在杭州市看守所第七监区,每个监室只有几个人,与普通监室相比,每个人的生活和活动空间大了几倍。
监室内,墙壁刷成了令人宁静的浅绿色,墙上挂着象征关爱的红丝带,贴着艾滋病宣传画报,摆着绿色植物,摆着电视机,整个监区还设置了专门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栏。
在日常管理时,管理民警对他们一视同仁,每天两次入监室检查,检查时都穿着平常的警服,不穿防护服,不戴手套和口罩,除非有涉艾在押人员出现身体出血的情况,民警才会特别注意。
每天加菜加苹果
多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
涉艾在押人员的伙食标准比一般在押人员要特殊,因为他们免疫力低,消耗大,看守所会咨询医生定制菜谱,确保营养,比如,每天增加一个荤菜,补充动物蛋白,每人每天一个苹果,增加维生素。已经发病的,可专门开病号灶,根据病情搭配营养餐,比如每天增加一袋牛奶,补充蛋白质。
看守所为他们免费提供生活用品,除了日常洗漱用具,还有全新的内衣内裤、秋衣秋裤、棉衣棉裤等,这对治疗和个人卫生也有好处。到了冬天,还会根据需要给他们加被子、加衣物。
涉艾在押人员的生活垃圾,与其他监区的垃圾分开,单独存放,集中处理,由专业单位统一处理。
每天巡检每三个月抽血体检
病情及时跟踪
每个涉艾在押人员都纳入三级医疗体系,监区医务室民警每天早上、中午、晚上三次进监区巡诊,发放药品,日常检查。每个涉艾在押人员都有一本医疗档案,方便跟踪病情。
看守所会定期对涉艾在押人员的房间消毒,防止感冒和呼吸道传染病。
一旦在押人员有并发症,会被送到监管医院治疗。地方医院也开通了绿色通道,病情较为严重的可及时就医。
每三个月,市疾控中心医生会定期为涉艾在押人员抽血体检,查验HIV指标。
一切都以病情为先
涉艾在押人员与其他普通在押人员的作息时间一样,每天6:30起床,晚上9:00就寝,有午休时间、活动时间、学习时间和娱乐时间,管理上以病情为先。
他们也有固定的活动和训练内容,比如做体操、练队列,但是如果病情有反复,或者身体状况不好的,可以在监室内休息,并不强制要求参加训练。
大多数时间,让他们休息。监室内的电视机可接收监管场所的“育新电视台”播放的节目,民警可以通过电视台给在押人员讲课,宣传艾滋病防护知识,宣传法律法规,比如艾滋病有什么传播途径,是不是只有性传播一种形式,怎么和别人接触才不会传染等等。晚上8:30-9:00,可以收看百家讲坛、世界地理等文化知识类栏目。
他从2003年管理涉艾在押人员到现在
在看守所,涉艾在押人员相对特殊,管理他们的民警,也需要一种“特别”的精神。
民警何勇,今年56岁,一直从事监管工作。2003年针对涉艾人员专设监区时,他第一个报名,他说,家里人知道他要与涉艾在押人员打交道时,虽然嘴上没有反对,但常常下意识地提醒他“要小心,要小心”,何勇说,他也不是没有心理障碍,但是通过学习,他知道艾滋病传染的途径主要还是血液、性交和母婴感染,平常接触传染率是非常低的,时间长了,老婆和儿子也特别理解他。当然,他也保持了非常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平时工作中,他们要特别注意涉艾在押人员的病情变化和心态起伏,并且按照看守所的要求,保证每周与每个在押人员有一次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心态。
何勇说,涉艾在押人员大多比较孤独,很多人,从没有家人来探视。在押人员一旦被检出涉艾,开始都会觉得天塌了,家人也抛弃了他们,情绪很激动,谈心的次数多了,磨合的日子久了,很多人心态放平了。
“隔绝不隔离,重视不歧视”,是杭州市看守所涉艾在押人员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则。他们在管理、教育、保障上对涉艾在押人员做到了“不惧怕、不冷漠、不歧视”,给予涉艾在押人员充分的人权保障、人道待遇、人文关怀和人性管理。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 记者 赵洁 通讯员 杭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