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浦江12月5日电
帮忙团成员:
张再创:浦江县农业局局长
郭群利:浦江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
盛晓星:浦江县山里妹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金华市浦江县郑家坞镇吴大路村豆腐皮制作已有百年历史。村民一直延续着传统手工做法,目的就是为了保有百年的老品味。正因为这番坚持,吴大路村的豆腐皮价格才能一路走高。然而,因为太耗体力和精力,如今加工户越来越少,从原来的120家减少到了90多家。豆腐皮村坊会不会消失,其发展之路又在何方?连日来,佳友民情工作站记者深入调查了解,并联动相关专业人士为该村发展谋出路。
追求原汁原味
农历十月,吴大路村豆腐皮加工进入了一年中最好的时节。村里随处可见“南山清泓精制、色泽晶莹、柔韧耐煮、营养价值高”的标语。从事豆腐皮加工的作坊前,流动着一股股豆腐皮的清香。
“全村百来家豆腐皮加工户,繁忙时节每天至少要消耗5000斤黄豆。”浦江吴大路豆腐皮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周顺说,“上世纪80年代是最辉煌的时代,当时全村90%以上的农户都在挑豆腐皮。”
午后的吴大路,安静祥和。走进村民吴雄伟的家,正巧看到吴雄伟和妻子在作坊前忙碌,面前的20只大锅里豆浆正凝结成一张张薄薄的豆腐皮,锅上方挂满了一张张色泽晶莹光洁、薄如蝉翼的豆腐皮。
生产豆腐皮,赚的是辛苦钱。以吴雄伟家为例,20只锅按每只锅生产45张豆腐皮来算,生产900张豆腐皮需要整整24小时。每十分钟左右就要捞一次豆腐皮,夫妻俩围着20只锅轮流值班,加工一炉豆腐皮要花去一天一夜的精力。尽管辛苦,但夫妻俩加工的花生风味豆腐皮,广受市场青睐。大企业常上门收购,上好的豆腐皮可卖到每公斤50元,甚至远销国外。
“质量好、口感好的豆腐皮,品相不一定好。”吴雄伟妻子说,十年来他们追求的就是原汁原味,哪怕难看一些,也不使用食品添加剂。
苦保百年品牌
“从11月份开始,连续28天没休息了。”吴雄伟一脸疲倦地说,“这不,合作社的订单又来了,我们还得再花上十多天时间赶工。”尽管豆腐皮俏销,但夫妻俩的年纪越来越大,做豆腐皮的活太耗体力,他们觉得有点吃不消,甚至有了放弃不干的念头。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加工户村民年龄都在40岁以上,不少加工户年纪大后,就另择他业去了。“去年还有120多户呢,现在不超过一百户。”吴周顺说,这也印证了村里流传的顺口溜:“二十都吴大路,鸡啼离床铺,不是做糖就是磨豆腐,有女莫嫁吴大路。”
“近年来,豆腐皮加工工艺有了改进,例如,电动磨替代了手工磨,有的村民家还用上了蒸汽锅,工效提高,劳动强度也有所减轻,但问题随之而来。”吴周顺说,“电动磨转速太快,磨出来的豆浆温度过高,做成豆腐皮后不仅营养流失,时间放长了还容易变黑。”
“技术落后、生产条件差、家庭作坊式生产,严重制约着豆腐皮产业的发展。”张再创和帮忙团的成员现场分析说。
记者现场看到,吴大路村豆腐皮加工场几乎都是家庭作坊,原料、成品、生活用品混放,原料贮存间和成品间共用,缺少防蝇、防尘、防鼠等防护设施,制作间的地面、墙面较脏。另外,木柴越来越难买,烧煤不仅成本高,煤气味被豆腐皮吸收后,也会影响产品品质。
“如何保住这块百年老牌子,如何让豆腐皮产业做得更大更强,村两委到现在都没找到好办法。”吴周顺说。
找到蜕变之路
“我自发研制了一套豆腐皮制作设备,可为吴大路村提供借鉴。”浦江县山里妹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盛晓星在考察后说。
盛晓星,一位农民发明家,祖祖辈辈都做豆腐皮。看着父辈起早贪黑挑豆腐皮,他就开始琢磨:如何既让村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又能做出传统风味的豆腐皮?
在前吴乡马桥村一处空旷的山地里,矗立着山里妹公司的标准化厂房。走进厂房,干净整洁,制作豆腐皮的黄豆,分别在两个车间内完成净料、破碎、浸泡、磨浆、滤浆、煮浆、点浆、取皮等工序。
在磨浆机车间,四块巨大的石磨被装在电动机上,盛晓星一按电钮,石磨机就开始转动,细细的豆浆流溢而出。“这样磨出来的豆浆,跟人工推磨的豆浆味道是一样的,营养成分一点都不会流失。”盛晓星说。
在挑豆腐皮车间里,16米长的灶台上,安着50台大锅,一个工人娴熟地从一个锅里挑出一张豆腐皮,挂在竹签上晾干,再接着从下一锅里挑出豆腐皮。在烧制上,继续使用柴火,对炉灶也进行改造,在传统炉灶“肚子”里转个弯,加“风门”控制,再利用热能原理,让热量在炉道里循环,柴火用量比传统的减少三分之一。
“只要两个工人就能完成传统工艺20个工人要干的活。”盛晓星说。
“这套豆腐皮制作机器,既先进又不失传统,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不失为吴大路村发展豆腐皮产业最好的选择。”郭群利提出了她的看法。
“山里妹公司的生产模式,就是我们村以后要走的路!”吴周顺说,接下去,他们将谋划建立生产园区,统一规划,集中建灶,解决农户加工豆腐皮的用房问题。另外,集中生产还可以探索采用新能源,如太阳能、沼气等,这样不但能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更好地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