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连诚
1998年,余姚的戚某和阮某,因挪用公款涉足期货而空亏,夫妻俩抛家离子开始潜逃。
今年,这对夫妻被余姚公安部门抓获。近日,余姚市检察院依法做出批捕决定。
160万公款血本无归
这对夫妻本来生活安定、幸福美满。
戚某,本就职余姚市税务系统,是一名散打能手,曾经获得过宁波市散打冠军,妻子阮某在政府部门工作,女儿正在上小学。
1997年3月,戚某35岁,时常听闻某某因炒期货赚了几百万、某某因期货业务变成了富翁。
戚某想,凭什么别人能大富大贵,而他只能过小日子?他动员妻子阮某炒期货。
阮某为难:“我们哪有余钱啊?”
戚某出主意:“你手头不是有可以动用的资金吗?”
“那是公款啊!”
“期货是短期投资,盈利了马上可以还。”
丈夫的话让阮某心动了,阮某觉得可以试一试。一试,夫妻俩先后挪用公款160万元。
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风暴、洪灾等因素的影响,期货环境变得恶劣不堪,戚某和阮某投在期货市场的160多万血本无归。
13年里一次家都不敢回
1998年12月,夫妻俩抛下女儿和父母,离家出逃到郑州。
为使期货市场规范化,证监会先后在1994年和1998年对期货市场进行了两次整顿。之后,全国45家期货交易市场被撤并成郑州、上海、大连三家。
夫妻俩选择逃往郑州,想借此地翻盘。
然而,来郑州不久,身上仅有的10万多元钱,又全部赔在了期货市场里。
之后的每一天,都是胆战心惊的。
落网后,戚某回忆:“来郑州后,没过上一天安心的日子,生病了,连医院都不敢去,只是去药店买一点药。”
夫妻俩租了一个小房子,不足20平方米。白天戚某在外打工,钱赚得很少,最多时一人干了三份工作,阮某一直在家做家务。
躲躲藏藏13年,戚某和阮某神经时刻保持紧张,不敢进大超市,买东西跑到小超市里,饭店也不敢呆,总是回家吃饭。
阮某说:“出去打零工,不敢长时间呆在一个地方,干段时间就换个地方。从不敢和别人多交流,生怕被别人听出破绽。”
这些年来,夫妻俩一次家都没敢偷偷回过。
几次电话暴露踪迹
阮某说,“每年过节,看别人和儿女一起过年,我的心就如刀绞一般,半夜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一个人悄悄地抹泪。”
“13年来,每年过年,都想给家里打个电话,但是都会忍住,怕被抓!”
今年10月,忍受不了13年的思念,夫妻俩给家里打了电话,问声女儿好不好、父母好不好,很快就把电话挂了。
就是这几次电话,暴露了夫妻俩躲藏的踪迹。
对于此案,13年来余姚市检察院与公安部门一直没有放弃侦查。
今年8月,余姚公安部门展开了新一轮“清网行动”,侦查人员确定了一个方向:从他们的女儿日常联系中寻找突破口。
今年12月,一份电话记录引起了侦查人员的注意:长达数十页的戚某亲属的通话记录,其中一个来自郑州的手机号码很特别,查不到机主身份,出现了为数不多的几次,只和三个号码联系过,分别是戚某的女儿、父母和姐姐。
侦查人员判断:机主很可能是戚某与阮某。
余姚公安局实施技术侦查,最后地点锁定在郑州市某一小区。
侦查人员火速前往郑州,连续7天蹲守,终于发现了戚某和阮某的踪迹。
逃亡感受:
“做人就像一口活棺材”
12月10日,天气阴。
戚某夫妻俩休息在家,下午,侦查人员进门抓捕,戚某和阮某非常镇静,戚某用河南话质问抓捕人员:“干什么的?!”
侦查人员立即喊破了二人的身份,戚某终于情绪失控了,和几名侦查人员产生了打斗。
阮某在一旁用余姚话制止了丈夫:“别这样!”
审讯时,侦查员问戚某,这十几年逃亡的感受是什么?
戚某说:“做人就像一口活棺材!”
“其实这样也好,我们再也不用东躲西藏,胆战心惊了。”
出逃前,戚某170多斤的体重、人高马大,如今只有120多斤。
阮某曾是单位里一枝花,端庄漂亮,如今40多岁的她已显苍老姿态。
押回余姚时,夫妻俩的所有行李是几件衣服,戚某身上那件背心,还是十三年前出逃时穿来的。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 通讯员 毕尹 何松文 记者 程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