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现场
浙江在线12月21日讯
小区×幢×室是哪户人家?户主叫什么名字,一家几口人?家庭情况如何?……昨天上午9点,在江北区北岸琴森社区居委会的活动室里,正在进行着一场特殊的考试。考官是小区30多位居民代表,他们负责在每位社区工作者包干的居民片区里随机抽取5户人家,进行提问。社工们必须当场说出是哪个家庭以及相关的家庭情况。此外,还有社区党员代表、小组长、业委会代表作为评委,根据社工的表现进行点评打分。
这种形式的年终考核,居民们叫好,社工们大呼“压力大”。
没法准备,只能靠平时走访积累
上午8点40分,接受考评的6名社区工作人员早早来到“考场”,在座位上进行最后的查漏补缺。他们每人手上拿着厚厚一打居民材料,快速地浏览着。社工小敬翻着户口资料说:“我们都是上周五才知道这次考评的具体安排,根本没时间准备,只能靠平时走访的积累。”
9点快到了,30多位居民代表陆陆续续走进社区活动室,坐在了6位社工的对面。“是不是在社工负责的片区里挑一户人家问问题啊?一人问一户,是吧?”居民代表周阿姨手上抓着写了考题的小纸条,跟周围的代表小声交流着。“我还是第一次做考官,等会这么多人看着,很紧张啊。”
根据现场抽签,社工小阮是第一个上场接受居民考察的。略显严肃的神态,稍带僵硬的动作,无不显示出她的紧张情绪。看着考官越坐越多,小阮越来越紧张。
一紧张容易卡壳
随着3位评委的落座,考核正式开始。
“小区15幢2单元604室是哪户人家?”居民代表吴阿姨首先站起来提问。
“住的是王女士,她是一位老师,家里……”小阮的声音微微发抖,越讲越轻。“声音为什么这么小?没关系,大胆地说。你的回答是正确的,就应该理直气壮。”吴阿姨笑着鼓励小阮。
“不好意思,我太紧张了。请阿姨们手下留情啊。”小阮打趣式的讨饶,引来居民代表哄堂大笑。之后的3次提问,小阮的回答也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在最后的一个问题上,小阮卡壳了。
一轮答题完毕,评委郑阿姨给出了点评:“小阮平时工作还是很认真的,可能是因为第一个回答问题,太紧张了。这就跟学生一样,坐在位置上会背的课文,站起来就不会背了。以后要多多加强这方面的锻炼啊,社区工作人员如果在大家面前说不出话,那可不行哦。”
小阮听了,连连点头:“谢谢郑老师,这是对我最好的评价。”
社工说是挑战更是激励
考核持续了近一个小时,社工小敬走出活动室,长吁了一口气。他告诉记者,他在社区工作已经有4年了。小区有2000多户居民,社工6人每人负责300多户,每户人家都要了解家庭的基本情况和社会关系。
“社区要求我们社工每周深入责任区不少于3次,每月走访居民不少于40户,每年每户居民至少走访接触一次。而小区很多居民都是上班族,白天遇不到,我们只好双休日去走访。”
“这次的考核对社工们来说是挑战更是激励,让我们找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拿我来说,对于走访的居民,我都是凭着形象记忆的,先认人脸,再记名字。考核前我非常紧张,回答问题的时候也不流畅,这说明我心里没底,对片区的居民还不熟悉,以后要一定加强。”小敬说。
在这次的考核中,社区副主任小顾的表现很突出。5个问题,她回答得又快又详细,赢得了居民阵阵掌声。面对大家的称赞,小顾显得很谦虚:“都是我的本职工作,应该的。”
当记者问及工作的秘诀,小顾说:“我经常不带居民名册去走访。在敲门之前,我都会回想一下这户人家的基本情况,如果想对了,印象就会加深。如果居民一开门,发现不是自己记忆中的那户,就与居民再一次进行交流,这样印象就更深了。”
新考核方式获居民好评
北岸琴森社区居委会书记方红珠告诉记者,前几年的年终考核,社区都是让社工们向街道领导、社区居民代表进行述职,现场接受居民的测评打分,这种考评方式理论性很强。而今年,居民提问,社工回答的方式更加强调考察社工对基层工作的落实程度,也更加贴近居民的实际需要。
“社区工作说到底,就是与居民的沟通。我们会将这次的考评成绩纳入推优推先进的考察项目中,只有真正用心走访过居民的社工,才能在这次的考评中出类拔萃。这是硬碰硬的,一点也含糊不了。”方红珠说。
而居民代表也对社区新的考核方式给予了肯定。评委郑阿姨说:“社区工作人员是为居民们服务的,就应该考察他们对居民的熟悉程度。踏踏实实地走访过、深入了解过居民的,才是真正的好社工。这次的考评,不仅公正公开,而且更加贴近了居民实际。而对社区工作人员来说,也是一种促进。有压力,才有动力。”宁波晚报 记者 王思勤 通讯员 吴红波 许佳益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