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6日讯
日前,记者在杭州临江工业园区看到,东风裕隆汽车生产基地是一片热闹的生产场景。几年前,这里还是人烟稀少的田野,央企东风汽车的落户,一个投资逾46亿元的整车生产项目改变了这里的面貌。
央企大型投资项目陆续落户我省,正为浙江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注入新动力。
记者从省发改委等部门了解到,2008年至今,我省先后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核集团、国家电网、国家开发银行、中科院等44家央企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或会谈纪要,协议金额达到12974亿元,已引进央企投资2460亿元。
浙江较早在国内启动对接央企工作。全省上下积极抢抓央企结构调整、布局重组机遇,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展对接领域,提升对接层次。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亲自联系、带队走访央企、参与洽谈合作,促成了一系列重大项目签约。9月,成功在京举办北京·浙江服务业推介会,现场签约450亿元,湖州、嘉兴、吴兴区等在京举办推介会等央企对接大型活动,与中节能、国家电网公司等央企现场签约。
对接央企,已成为浙江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旗下南方水泥,这几年在浙江大举并购,先后重组浙江水泥、尖峰集团、虎山集团、三狮集团等企业,改变了我省水泥行业原本产能过剩的尴尬局面,对我省水泥行业结构调整、提高生产集中度、优化资源配置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宝钢集团2009年对宁波钢铁公司进行战略重组,并在人才、技术、资源采购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支持,宁波钢铁实现了扭亏为盈的重要转变,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随着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和“四大建设”、省级14个产业集聚区的迅猛推进,央企加快了落户浙江的步伐。东风汽车在杭州投资东风裕隆整车项目,正是看中了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整体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配套产业等良好环境。按照规划,到2015年,东风裕隆临江产业园产值将达250亿元。自从该项目去年入驻以来,已经吸引20多家配套零部件企业入驻临江工业园。
并购重组、股权合资等,是浙江与央企产业项目对接中的常见模式。如今,这种合作并不只停留在产业领域。一个特有的“浙江模式”越来越清晰:通过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核集团以及国家电网等央企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作为资源小省的浙江,藉此为经济注入了持续发展的动能;通过积极开展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央企研究院所的科研合作,浙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宝贵的“输血引智”。
天龙药业总经理朱德领道出了“引智央企”的魅力。去年,天龙药业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在杭州建立反义核酸药物研究中心,借助其在核酸药物领域的已有成就,短短一年半,天龙药业新药项目就迎来产业化的曙光:其抗肿瘤及流感的两种核酸新药有望近期进入临床试验,一旦产业化,项目的产值规模可达到30亿元至50亿元。“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在核酸药物领域的合作开发,至少为我们赢得了3年至5年时间。”朱德领说。
为在更大程度上对接央企,浙江除健全工作机制、营造良好氛围,还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如针对已签约央企项目提出优先办理规划、用地、环评、融资等审批手续,加大用地指标、环境容量指标、建设资金等方面支持力度,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范围内,对引进央企项目在地方税费、企业注册、财政支持等方面给予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