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老张,你们又来了。”春节期间,杭州灯芯巷社区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西湖电子集团雷锋服务队,服务部主任张跃年带着志愿者来为社区居民服务。
退休干部许文起是摄影爱好者,常在电视上播放自己拍摄的作品,这台新买的西湖电子集团的LED电视,没法循环播放,一些播放功能也不清楚。张跃年仔细检查后,告诉许文起正确的使用方法,许文起非常满意。
对张跃年来说,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服务,但对这支雷锋服务队来说,这已是他们服务的第28个年头。28年来,他们在双休日、节假日走家串户,义务为群众提供家电维修服务。
立足岗位学雷锋
西湖电子集团雷锋服务队成立于1984年。20多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及浙江、江西、安徽、山东、江苏、河北等6个省的100多个县市,义务维修电视机5万多台。
1990年12月,这支服务队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1993年3月受到了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总政治部、团中央的联合表彰,荣获“全国学雷锋活动先进集体”。
服务队刚成立时,彩电还是个稀罕物。有的居民从未见过彩电,有的家庭只有一台彩电,服务队的热线和信箱“热”得不得了。曾任西湖电子集团团委书记、服务队首任队长的孙秋2004年调离西子集团,但他的手机至今仍会接到一些市民要求维修的电话。
杭州和睦新村一位退休老人的来信让孙秋记忆犹新。“我今年70多岁,老伴不久前去世,与我相伴的只有一台电视机,最近电视机坏了,你们能不能来帮我?”接到老人的信后,孙秋就带着队员们冒雨来到老人家里。老人眼泪当时就流下来:“没想到你们真的会来!”
服务真情永不变
1993年,张跃年加入服务队,当时他只有34岁,风华正茂。“我们这支雷锋服务队,如今不少成员已经是中年了。”张跃年笑着说。
青年变中年的背后,是一次次真情的付出。自从当上服务队队员之后,张跃年难得有一个休息日,经常放弃双休日,在省内奔波。虽然两鬓已有不少白发,但张跃年仍以“青年志愿者”为豪。
1995年1月,服务队去衢州、丽水等地服务。一天,服务队在江山市维修时,听说几十公里外的张村乡先锋村有一位老党员,家里没有电视机,服务队员决定凑钱给他买台电视机。在当地干部的带领下,服务队员爬了3个多小时的山路,终于来到70多岁孤寡老党员郑江根的家中。电视机安装好后,老人破旧的房屋里第一次传出中央电视台的声音,郑江根开心地笑了。
另一位队员毕卫星,他当服务队员的年限比张跃年更长,28年来,他已记不起有多少次下乡服务了。不过,2010年8月在江西的一次服务,让他记忆犹新。
江启昌是江西婺源江湾村老教师,他有一台17英寸西湖牌黑白电视机,这台电视机他用了快20年,一直舍不得换。不料,电视机突然坏了。
8月5日早上,毕卫星和同事一起,驱车275公里,赶到江家。毕卫星为电视机作了全身体检,故障不太严重。他打开电视机后盖,拧开一个个螺丝,松开线路板,拆开高频调谐器,其他部位的小故障也一一被排除。
半个多小时后,毕卫星将电视机搬回原位,可以正常播放了。
服务转型在路上
现在,电视机都已向智能化发展,不少电视机往往安装电脑软件。“液晶电视不大会出毛病,但出了毛病,维修难度就很大。”一位队员说,这逼着大家不断地“转型升级”。
毕卫星是服务队的技术核心,他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志愿者维修时碰到什么“疑难杂症”,一通电话下来,总能得到解决。
新的情况出现了:维修的电话少了,咨询的电话多了。种类繁多的电视机、机顶盒,有些市民不会用。针对这些新需求,最近,张跃年专门抽出双休日,给一些社区老人上课,内容就是如何使用遥控器,很受老人们的欢迎。
奉献精神在传承。目前,雷锋服务队注册的队员约有60人,年轻人占了一半。
在去年的西湖博览会期间,西湖电子集团雷锋服务队开展了高清晰数字电视演示志愿服务。在浙江世贸中心、黄龙饭店、新侨饭店,无论开幕式的晚会如何精彩、西博会的焰火怎样绚丽,队员们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服务内容在变,但我们学习雷锋、为群众服务的心不会变。”队员章辉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