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10月22日讯(见习记者 崔晓宇 通讯员 任保玉)今天上午,由中宣部、总政治部、总装备部和中国工程院联合组织的林俊德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浙江省军区大礼堂举行。
林俊德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终年75岁。他在被诊断为胆管癌晚期后,仍抓紧一分一秒工作。报告会上,报告团成员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分别介绍了他的感人事迹,在场听众感动不已。
献身核事业 扎根边疆52年
林俊德出生于福建永春大山深处一个偏僻乡村,少年时期因家境贫寒一度辍学,靠着政府资助上完了中学、大学。1960年,林俊德从浙江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国防科委下属某研究所。报到的第二天,所领导向林俊德交底:“国家正在西北建设一个核试验场,把你挑过来,就是去那里工作。”
至此,林俊德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他立下誓言,要为祖国争口气。在哈工大学习了两年冲击波测量专业后,林俊德受命担任首次核试验冲击波机测仪器研制小组组长。
光阴荏苒,一晃过去了52个年头,时至今日,在基地研究所的历史展览馆,摆放着一台形状像“罐头盒”的仪器。解说员告诉人们,那就是林俊德带领项目组研制成功,并在我国首次核试验中立下卓著功勋的钟表式压力自记仪。
这台如今看上去并不起眼的仪器,见证了林俊德和同事们在罗布泊荒原戈壁度过的艰辛岁月,也记录着他们占领一个个科研高地的攻关历程。
弥留的八天仍放不下工作
今年春节刚过,基地领导发现林俊德面容憔悴,身体明显消瘦,劝他立即去医院进行全面体检,在北京,医院确诊林俊德为胆管癌晚期。
林俊德怕手术治疗耽误时间,几次拒绝医生提出的手术方案,问医生能否采取中医治疗。后来,他向基地领导提出,为方便工作,请求转院。
转到唐都医院,直到去世,生命只给林俊德留了八天时间。刚进唐都医院的病房,他就恳切地对医生说:“我是搞科学的,最相信科学。你们告诉我还有多少时间,我好安排工作。”
同事、学生、亲人纷纷赶到医院看望他,林俊德对大家说:“我没有时间了,看望我一分钟就够了。”他让老伴在医院附近找了一间房子,专门用做接待,对远道而来的亲人也是如此。
在生命的最后,林俊德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导流管、胃管、减压管、输液管等各种管子。他一直坚持工作,争分夺秒整理电脑里的科研资料。为了减少干扰,他两次让医生拔掉引流管和胃管。
宁可透支生命,绝不亏欠使命。生命最后时刻,林俊德从罗布泊的荒原戈壁转战到医院病房这个特殊战场,完成了一名国防科技战士最后的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