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1月26日讯(记者 郭林 摄像剪辑 李明洋)25日上午,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报告中提到,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制定实施具有浙江特色的健康发展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在政协委员、浙江省人民医院人事科科长梁素花看来,这份报告涉及的内容,对医院和患者来说,都无疑是个天大的喜讯。
在基层卫生系统兢兢业业工作20多年的她,对患者们排队就医时的焦虑心情,深有体会。
“我们医院每天要接待四五千患者,浙一(医院)、浙二(医院)是我们的两倍。”梁素花颇有感触,“每天要接待万把人。”挂号排队、化验排队、诊疗排队,取药排队……排不完的队,让人烦躁不安。
一些患者,为了追求更好的治疗效果,往往会乘几个小时的车,来到省级医院找专家求医问药。拥挤的人流和病痛的困扰,让人们的情绪难以平静,摩擦也变得不可避免。
“经常有患者,因嫌队伍前面的人动作慢而破口大骂。”梁素花描述,“有时候甚至会发展成打架斗殴。”
蜂拥而至的患者,也给医生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每天从早忙到晚,有些同事连厕所都没时间去。”梁素花苦笑,“就这样,病人还是看不完。”
而与省级医院患者“爆棚”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冷清。省卫生厅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近3年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就医人数持续下降,患者就医比例已经跌至35%。
在梁素花看来,这是极为不正常的现象。因为在这几年中,社区医院的软硬件设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不断提升。
“像感冒、咳嗽这种小病,完全可以在社区医院解决。”梁素花指出。她认为,要解决就医难的问题,还是要从制度入手。
推进基层首诊、建立分级医疗制度,便是梁素花此次政协会议的提案。在她看来,应该鼓励患者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首诊。
首诊后,社区医院将确实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者,转至上级医院。对于在上级医院治疗后好转的患者,则应根据病情,及时转至基层医院进行后续治疗和休养。
“为鼓励群众去基层医院治疗,可以适当提高基层医院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她建议,“同时派专家常驻基层医院,确保医疗水平。”而对于病情较轻,却不愿去基层医院诊疗的患者,则应适当减少报销比例。
梁素花希望,通过自己的建议,能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与浪费的问题,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让老百姓看病时不再排长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