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2013浙江两会 > 提案议案 正文
教育公平人生公平的起点 代表委员聚焦教育事业发展

  浙江日报讯

  【代表委员名片】

  省人大代表、嘉兴高级中学校长徐新泉

  省人大代表、浙江工业大学校长张立彬

  省人大代表、杭州市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职员杨云飞

  省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卢勇

  省政协委员、遂昌县蔡源乡中心小学校长华宗宏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也是人生公平的起点。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今后5年重点实施的十大举措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被排在加快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首要位置。

  走,城里老师下乡教学

  【百姓故事】

  马上就要放寒假了。诸暨安华镇村民张根发已经开始打包行李,准备回家。3年前,孙女上小学,他就开始在城里租了房子,过起陪读生活。

  张根发是农村小学的退休教师,可他不放心把孙女送去那里。“都说现在教育资源要均衡配备,每年也都有年轻教师分配进来,可我还是不太放心。家里就这一个孩子,一旦耽误了,那是一辈子的事。”和张根发一样,村里越来越多有条件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去城里念书,“我们村里的去县城,县城的又想着往大城市送,其实大家想的都一样,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报告摘要】

  完善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准入管理制度和专业发展培养培训制度,基本建立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轮岗交流制度,推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

  【代表委员解读】

  当绝大多数孩子都能读上书的时候,读好书就成了大家追求的目标。“要有一份好工作,一般来说需要你读个好大学,而要读上好大学,可能就要求你读了好高中、好初中、好小学。”在省政协委员卢勇看来,师资配置的不均衡是现在择校成风的最主要原因,“现在的学校,从硬件来说都没问题,可说到底,还是有差距。因为好老师相对集中在城区,乡村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要真正缩小城乡差距,推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提高教师的水平是关键。”

  在这个问题上,华宗宏委员认为,促进教育公平,要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作为根本措施。“在我们学校,每年都会有几个老师往县城调,对他们自身的发展来说,这无可厚非;可对学校的孩子们来说,这是很大的损失。”华宗宏告诉记者,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教师轮岗交流制度,他打心眼里高兴,“现在乡村学校的教师太年轻了,他们需要时间成长,可对孩子来说,教育是等不起的。如果能打通城市与乡村教师的交流通道,让乡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很重要。”

  “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收入,让他们安心在农村教学;另一方面,多鼓励城市的教师以各种形式到农村进行支教活动。我相信,城乡教育是能实现公平的。”卢勇说,真正的公平并不是削峰填谷,而是填低扬高,促进整体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上升,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

  留,外来孩子本地高考

  【百姓故事】

  张晓英是湖南郴州人,今年上初三了。4岁起就跟着来杭州打工的父母住在这座城市,她不会说郴州方言,几乎没有家乡的玩伴。可好几年前她就知道,初中毕业以后就得回老家去读书了,因为和其他所有借读的外来务工者子女一样,她无法在浙江参加高考。

  现在,她多了一个选择——可以留在杭州高考了。“我知道在浙江高考竞争会很激烈,可我可以继续和爸爸妈妈待在一起,我会努力的。”小姑娘认真地说。

  【报告摘要】

  推进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工作。

  【代表委员解读】

  说教育,高考是绕不过的话题。“允许随迁子女参加异地高考,是对农民工权益的保障,也是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省人大代表张立彬一直在关注这个领域,“本地人和外来者之间的争论,很难去下定论。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予尽可能多的学生以相对的公平。”浙江是进城务工人员聚集大省,异地高考制度的放开,让不少人担心当地教育资源会愈加紧缺,“这个问题确实很难,但我们必须要做,不然问题会越来越多。”

  在张立彬看来,要在满足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和兼顾资源承载力之间取得平衡,平稳推进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善政,需要教育部门在增加部分地区招生指标、促进教育资源均等化等方面作出安排,也需要社会在培育包容心态方面作出努力。更重要的,则是国家应该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真正办出一批有质量的高校。

  省人大代表徐新泉也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特意在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一段话下面标了横线。“以前,每个学年升学的时候,都会有几个外来务工者子女报考我们学校,分数也达标。可我们都会把需要回原籍高考的政策告诉他们。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放弃了在这里上学的机会,很多有潜力的孩子可能就这样离开了校园,很可惜。”徐新泉说,既然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就一定要认真落实好这项政策,“教育,是能改变孩子一生的事业。作为教师,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保障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权利,我们一直在做,我们也一定会做得更好。"

  建,百所幼儿园惠民生

  【百姓故事】

  丽水人张杰的儿子张海洋今年5岁了,在乡里的一家民办幼儿园上中班。他最羡慕的人,是自己的6岁堂亲小姐姐,因为“她的那个幼儿园有漂亮的教室,操场上还有一架很大的大象滑梯!”

  张海洋的姐姐在市里一家公办幼儿园上学,她是很多孩子羡慕的对象。因为同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机会享受到优质的幼儿教育资源。

  【报告摘要】

  围绕促进教育协调发展,新建或改扩建10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全省85%以上的适龄儿童在等级幼儿园入园。

  【代表委员解读】

  “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这几年一直都在提,也在逐步好转。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还是应该继续增加。省里对乡镇幼儿园的兴办数量提出了具体指标,我觉得很受鼓舞。”省政协委员华宗宏所在的学校里就有一个幼儿班,在他看来,这是幼儿资源不足现实下的无奈,“有些孩子,可能因为离幼儿园太远,放弃了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我们应该把这样的概率降到最低。”

  而在省人大代表杨云飞的眼中,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也应该受到更多关注,“这几年残疾人教育一直在发展,不仅特教学校已经得到普及,对残疾人的歧视也已经基本消除。但学龄前残疾儿童的就学问题,依旧需要重视。”

  教育改变生活,杨云飞对此深有感触,“教育对一生的成长都很重要,对残疾人而言尤其如此,我相信如果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残疾人将成为全社会的财富。如果说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关于教育的模糊理想,那么现在,是时候让它逐渐清晰,成为现实。”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2013浙江省两会特别策划(三):放眼新民生
·教育部门出新规:3年内未取得教师资格一律下岗
·城乡教育新憧憬 浙江基本普及小初高15年教育
·陶月梅:重视学前教育,关注幼儿园校舍安全
·杭州市教育局严禁寒假补课行为 请学校控制作业量
 

两会特写

·两会进行时 老百姓最关注的style
·胡小平:巩固"小狗经济" 浙江还要培育"...
·动漫人物解读浙江公共财政预算 人大代...
·零增长还不够 省人大代表建议2013年“...
·省政协委员刘毅13时20分作客本网谈杭...
·省政协“民生问题”座谈会关注百姓致...
·联组讨论女委员更敢讲真话 蔡奇微博关...
·嘉兴代表:让嘉兴的老百姓喝上放心水
·特写:省委书记与民营企业家的投资对话
·城市化要做百年规划 积极拓展地下空间...

 

两会图片

 

省内媒体报道

·“拍砖”难掩“雾里看花”的尴尬
·浙江省长李强:力争将浙建设成为法治...
·浙江省省长李强谈生态建设:有"约束"才...
·三公经费:请交出一个“负增长”的答案
·浙江代省长:自娱自乐政策措施必须改革
·浙江人大代表最关注民生 建议数量有望...
·浙江省政协委员直言防止收入“被翻番”
·浙江省将治理交通拥堵列为今年办实事...
·从欢天喜地到啼笑皆非 委员痛陈“惠民...
·浙江“两会”:代表建议提升社区卫生...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