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2月16日讯(记者 戚珊珊/文 王坚颖/摄)蛇年上班第一天,位于杭州杭海路的杭州外来劳动力服务中心正式开门迎客。
尽管场面并没有想象中热闹,一天下来,仍有190人找到了“婆家”,有了意向单位。
80后看重待遇和长远发展
“最好以后能在杭州安家”
今天上午,记者走进杭州外来劳动力服务中心大厅,大厅内布置的20多个职介所服务开张了,密密麻麻的招聘信息张贴在墙上和橱窗内外。很多人在市场内边逛边看,大都是年轻面孔,其中80后占很大比重。不少人告诉记者,待遇和长远发展是他们最看重的。
29岁的江西人小程是少数拿着行李来找工作的人之一。早上5点半,他下了火车就直奔这里,在椅子旁边放下行李便开始寻觅起来。
旁边一个兄弟笑着说,他以前是我们的厨师长。“其实他是副的,我才是正的呢。”又冒出一个兄弟来搭话。原来,两人是小程以前的同事,分别来自辽宁和安徽。三人之前都在浙一医院对面的一个饭店当厨师,老板说过完年饭店就关了,哥几个也都失业了。
他们说,找工作最看重的当然是钱,三人分头行动寻觅了好半天,小程的两个兄弟对凤起东路一家小饭馆挺有意向。小饭馆招1个厨师,月薪3500元,再招1个配菜工,月薪2800元,包吃住。两人思量了一番,决定和老板去店里看看。
相比两兄弟的迅猛,小程显得更有耐心,他说还有他的考虑,“我今天先来打前站,老婆和孩子过一个礼拜来杭州,所以最好能找个夫妻工。”仔细盯着信息,终于看到一个在厨房干活的夫妻工,待遇都是3000元,包吃住。小程觉得还行,但手机没电了,准备回家给老婆打电话问问她意见。
26岁的小李,老家河南,在杭州打工快10年了。正当他仔细望着橱窗上的招工信息时,别在皮带上的手机响了。原来是他在原厂子时有过联系的另一家厂子,打来问他要不要去那家做工。
“如果包吃住一年4万,不包的话要5万,最好能交社保。”小李的回复很直接。他告诉记者,孩子现在2岁,等再大一点就把在老家的老婆和孩子接过来。“最好以后能在杭州安家,就算我们不能扎根在这里,也要让小孩以后在这里念书。”
用工单位员工现身说法
用工单位想尽办法招人
利器:让员工现身说法
为了更好吸引招工,一些职介所的工作人员直接站到门外吆喝。老孙是荣华职介所的负责人,一直在门外不停地询问过往的务工者,“想找啥工作呀?”问到一上午的“战况”,老孙直摇头,“不太理想,一个上午才签了3个人,不过每年的第一天都是这样的,大多数人只是来观望的。”
老孙分析起来,“你看看,现在都没什么人拖着行李来的,有的人是有工作的,来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有的人要求很高的,刚才有个兄弟问我,有没有200块一天的活,我说我也没这待遇呀。”
相比职介所,一些直招的用工单位更是使出别样招数。人群中,几个小伙子和大姑娘,一边把招聘单子亮出来,一边大喊:“招服务员、吧员、洗菜洗碗工、保洁员、收银员、保安啦,有兴趣的来瞧一瞧!”仔细一看,上班地点在石桥,待遇在2000元至2500元之间。
这是一家大型洗浴中心,在不停吆喝的这几位也是这里的员工。一个姓周的小伙子告诉记者,他们这次一共要招50多个人,为了能够顺利招到人,今天一共出动了20多个员工去招人,分布在杭州、富阳、临安,“利器”就是让他们现身说法。
“我也是第2年来招人啦,今年的待遇比去年提高了200块,但很多人还是嫌低,一上午只有3个人有意向。”小周说。
餐饮业服务员招工需求量下降
190人找到“婆家”
杭州外来劳动力服务中心对一天的招工求职情况进行了统计,截至今天下午4点,市场里有209家单位提供了4318个就业岗位,进入市场找工作的外来务工者约600人左右,最终有190人找到了“婆家”,有了意向单位。
相比去年开门首日共有158人有了就业意向,今年配对率算是有所上升。但总的来说,无论是招人的单位还是来找工作的人都不是很多。
“现在很多都是新生代农民工,以前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大年初二、初三就来了,现在这样的情况很少见了。”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局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一处处长向明华说,按照往年经验,过了正月十五可能会迎来高峰,而那时很多民企也会推出大量岗位。
今年1月1日起,浙江省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达13%,而杭州市市区最低月工资标准也调整为1470元。向明华说,这对外来务工人员是好消息,对企业来说一方面提升了招工的竞争力,但另一方面成本也大了。
“务工者比较好找的是装配等工作,这些岗位对员工的文化技术要求不高,需求量也大,但是技术管理人员就比较难招了。”向明华说。
以往,餐饮业服务员是招工热门,但是今年却不一样了。向明华说,“现在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春节前后很多机关都取消了吃饭,去餐馆吃饭的多是家庭单位,再加上‘光盘行动’,整个餐饮业生意并不算太好,所以服务员的招工需求量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