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最新突发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20万究竟借了没?宁波一法院通过测谎仪来判断谁在说谎

  浙江在线杭州2月26日讯(通讯员 孙奇观 记者 施宇翔) 宁波象山一村民拿着一张20万元的借条来到法院,要求被告偿还借款,而被告却坚称自己根本没有打过这张借条,也根本没有向原告借过钱,究竟是谁隐瞒了真相?

  面对这样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日前,宁波象山法院通过测谎仪对双方进行测谎,将测谎结果作为法院判决上的心证,并综合其他相关证据,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案情回放:究竟是否借过钱?

  2011年11月,家住象山爵溪的村民叶某拿着一张20万元的借条来到法院立案,要求家住丹东街道的励某归还借款20万元。

  叶某称,2010年2月1日,励某因需向自己借款20万元并出具借条。借款后,自己多次向励某催讨,励某表示其有一个诉讼官司正由法院在处理,对方赔偿款支付到位后,会将借款还给原告。

  当年10月,叶某得知励某已获得40万元赔偿款,便向励某催讨借款,但励某拒不承认双方之间存在借款,并否认借条系其出具。因励某借款一直未还,故原告起诉请求判令励某立即归还借款20万元。

  2011年12月底,法院第一次开庭审理该案。在庭上,被告人励某答辩称,自己对发生过的借款会有记录,但从来没有向叶某借过20万元,双方之间不存在借款关系。

  励某还指出,2010年7月份时候,曾委托叶某向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领取民事判决书,曾按叶某的要求在3张字条上签过字,所以励某认为,叶某是利用该3张字条之一伪造了20万元的借条。

  案情扑朔迷离 双方同意测谎

  在审理过程中,经被告励某申请,法院就借条的真实性委托相关部门进行鉴定。2012年11月,法院收到司法鉴定意见书,遂该案进行第二次开庭审理。案件审理过程中,双方争议激烈,一方坚持说借了,一方则坚持说没借。

  因为案情迷离,双方各执一词,法院多次调查未有结果。为慎重处理本案,查明事实,在征得原、被告双方自愿接受测谎测试的情况下,法院依法委托宁波市公安局对励、叶某进行“测谎”。

  2013年1月25日,宁波市公安局出具测谎分析意见:在对测试图谱及测前、后谈话等其他相关信息综合分析后,被测人叶某对案件的相关陈述不能通过测试,被测人励某对案件的相关陈述通过测试。

  综合相关证据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根据司法鉴定,借条上的签名应认定励某本人的签名。审理过程中,法院对借款交付情况的进行审查,原告叶某对于20万元的来源和案外人周某的陈述不一,且在庭审中对于借款来源于银行的说法予以否认,又不能对调借款项的基本事实作出常理解释,并且叶某确实曾帮助励某办理过励某与其前妻离婚后财产纠纷案件的诉讼事宜,故法院不排除原告伪造借条的可能。

  此外,测谎结果表明叶某不能通过测试,说谎显示明显,其主张的借款事实难以成立。综合上述因素,法院认定叶某主张的借款事实不存在,并据此驳回了叶某的诉讼请求。

  象山法院承办该案的姜法官表示:“我们判决不是单凭这个测谎结论的,而是把所有的证据结合起来,在对事实的描述上,叶某对于20万元的来源和案外人周某的陈述矛盾较多,难以信服,测谎结论只是为最后的判断提供了一份依据。 ”

  姜法官还表示说,民事案件审理中,测谎结论只能作为间接证据使用,用以加强法官的内心确信。一般情况下,直接证据(借条)的证明力,显然大于间接证据,但当直接证据明显矛盾,有悖常理,而数个间接证据形成证据锁链,多个间接证据结合到一起,形成证据锁链所证明的事实具有高度盖然的情况下,这多个间接证据就有可能大于直接证据的证明力,这些间接证据就成为优势证据。法官运用逻辑推理,通过一组间接证据,来推导某一事实,需要一个较为客观的证据来印证、支持、加固证据体系的可信度和证明力,从而使法官内心对法律真实更加确信,而测谎结论正是起到这一作用的证据。

  另外,承办法官还提示广大市民:“空白纸上不要随便写名字,否则就可能惹上麻烦。”结合这一纠纷,办案法官提醒,个人签名一有不慎就可能被人利用,因此最好在看清楚后再确认签名。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开学第一天 宁波一13岁男孩疑因学习压力大跳楼
·烟花爆竹总燃放量减四成 今起宁波中心城区停止销售
·再过三年 宁波基本实现公交城乡全覆盖
·宁波蜡烛爱心助学站站长马琴:燃烧自己 照亮他人
·宁波一男子开奔驰行窃只为“出口气”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焦点关注 更多...
金店老板深夜携金器回家遇劫
金店老板深夜携金器回家遇劫
调控以来浙江十大经典房产案例
调控以来浙江十大经典房产案例
特荐专题 更多...
4万元保健品吃毁容颜 “如新”公司遭浙江消费者投诉
一张“体检报告”为何搅动千家企业神经 海宁要素改革探秘
金店老板深夜携金器回家遇劫
调控以来浙江十大经典房产案例
地铁江底趴窝 乘客步行20分钟
杭州黄金地段 豪宅公租房比邻
子女升学 父母要摆八次酒?
平湖一塑胶厂事故致8人死亡
我要爆料
如您提供的新闻素材一经采用,将可获得30元到300元不等的爆料奖。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