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正在连线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嘉兴生猪未发现疫情 疫病源头可追溯

   浙江在线03月13日讯 昨天,在嘉兴召开的媒体见面会,对上海黄浦江发生死猪这一事件作出回应,经嘉兴市疫情排查和浙江省专家组现场调查,截至目前,嘉兴全市未见动物疫情异常。也就是说,嘉兴没有发生动物疫情。“我们有专业的队伍,有自己的一套检测系统,也有专门的评价体系,在我所掌握的情况当中,动物疫情未见异常。上海提供的数据中有14枚耳标涉及嘉兴,我们正在依据相关信息,通过我们的溯源系统,逐个进行排查。”嘉兴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蒋皓表示。

  记者从嘉兴市农经部门了解到,去年全市生猪出栏461.09万头,生猪养殖除满足本地需求外,每年外调肉猪300万头,其中供应上海约150万头,其余主要供应苏州等地。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肉猪供应基地,嘉兴历来重视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养殖,近年来更是重视减产提质,在疫病追溯方面稳居全省前列。

  生猪养殖——

  减量提质、疫病源头可追溯

  尽管生猪养殖是嘉兴农业产业的一大经济支柱,但为了寻求可持续发展,嘉兴于2011年出台了《嘉兴市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要求以减量提质为目标,以水环境治理为重点,科学规划禁养区、限养区,开展畜禽养殖棚舍专项清理行动,依法对禁养区内的养殖场采取限期搬迁或关闭措施,严格控制限养区的养殖总量,深入推进散户集聚、农牧结合、生态规模养殖,全面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嘉兴累计1765家生猪养殖户实现关停转迁,减少生猪存栏5.8万余头。

  在减量的同时,大力提升生猪标准化养殖水平,畜禽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畜禽标准化建设项目及部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建设等政策对促进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嘉兴自行研发运用了“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在全省首创“叫号免疫法”工作机制,发挥了数据采集自动化、工作监管网络化、信息追溯实时化和资源共享最大化等作用,动物疫病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稳居全省前列。2012年,全市共使用生猪二维码耳标655.2万枚,佩戴率达到100%;注册使用识读器565台,录入各类数据1081.5万条。

  “生态养殖”——

  形成有机产业链

  近年来,嘉兴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以产猪大县海盐为例,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的指导思想,从生猪养殖总量、基础设施建设、干粪收集处理、排污口封堵等多方面入手,发挥县、镇已建服务组织的作用,实行专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形成从干粪和沼液的收集、加工、运输,到生物有机肥的生产、销售,再到农作物利用的有机产业链,实现畜禽排泄物的综合利用。

  “减量化”即减少生猪养殖规模。近年来,海盐县通过优化生猪产业区域布局,科学划定和调整禁养区、限养区和非限养区,积极推行“农牧结合、生态循环”的养殖模式,逐步压缩生猪养殖总量,实现了生猪产业“稳量、提质、增效”。而在“减量”基础上对畜禽排泄物的综合利用,则从产业链上实现了“有堵有疏”。目前,海盐县已完成生猪存栏50头以上的治理设施建设、直排口封堵任务,全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长效监管体系初步建立并发挥有效作用。通过打造有机产业链,海盐已经初步建立了具有平原特色的农牧结合畜禽养殖生态模式。

  死猪——

  从2009年起启动无害化处理

  据了解,嘉兴从2009年开始就在全市范围启动了无害化处理工作,并采取“规模场以户为单位处置,散养密集区以村为单位处置,其他区域分镇(街道)划片处置”的运行机制,实现了养殖镇村收集、处理全覆盖,基本建立了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网格式体系。市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病死畜禽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通知》、《嘉兴市深入推进病死动物和病死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工作意见》,市农经、财政部门也联合出台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开始走上工业化道路。“按照嘉兴市目前对于死猪处理的规定,养殖户可以打电话通知专人上门收集,也可以自己送到填埋场,不需要养殖户掏钱。”蒋皓表示。

  截至目前,嘉兴累计投入经费1311.93万元,建成无害化处理池573座,总容积4.05万立方米,基本实现养殖区域全覆盖。2012年,通过无害化处理池处理(不含就地深埋)的家畜32.26万头。

  “尽管这几年一直在严肃查处,但还是无法杜绝。”蒋皓表示,嘉兴确实还存在一些养殖户随意丢弃死猪现象,要减少乱抛死猪现象,一方面要严格落实死猪收集工作,实现县域范围的死猪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另一方面将结合水环境整治工作,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随意弃置死猪等违法行为,“另外,嘉兴还将加快工业化处理中心建设,采用工业化措施,提高死猪无害化处理水平。”

  治水——

  各级“一把手”亲自挂帅

  与生猪养殖、死猪相关的话题,自然让人联想起嘉兴的“治水之战”。去年9月11日的全市“千人治水大会”吹响了嘉兴治水的号角。为了打赢这场治水攻坚战和持久战,嘉兴全面建立“河长制”,将全市各条河流的治理任务分到各级党政负责人。

  为确保“河长制”落到实处,嘉兴建立了“五个一”工作机制:一条河道、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实施方案、一抓到底。市领导亲自挂帅,各级党政负责人带头担任所辖区主要河流的“河长”,牵头负责河流的水质改善工作。

  “河长”对所负责的河道水质改善目标作出承诺,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建立“河长”保证金制度。目前,“河长制”已在全市所有河流、水质断面中实现了全覆盖。

  在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同时,嘉兴积极开展河道清洁、封堵排污口、拆除违章猪舍三个专项行动,积极推进河道清淤疏浚提速、工业污水全入网、城乡一体化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饮用水源地保护提质达标、加速水体流动“活水”、实施河道生态修复、水环境监测能力提升、城乡“四位一体”河道保洁以及跨区域引水等九大工程,全力打好水环境治理的主动战。

  “河长制”实施短短几个月,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去年全市主要交接断面水质在全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中达到合格。记者了解到,由于每条河道现状和治理难度各不相同,综合市治水办的暗访和责任部门的工作汇报以及群众满意度测评的结果,长住桥港、明月河、枫泾塘、长山河、新塍塘等河道的治理效果比较明显,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以新塍塘为例,该河道去年9月至12月高锰酸钾指数、氨氮、总磷三项水质指标与去年1月至8月相比,分别下降22.3%、52.6%、53.4%,水质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2011年被国家环保部挂牌督办的枫泾塘,经过综合治理,枫南大桥断面监测的氨氮值从2011年底的3.25mg/l下降至2012年底的2.93mg/l;市本级河道明月河、长住桥港,通过河道清淤和截污工程的实施,河道面貌也有了较大的改善。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焦点关注 更多...
金店老板深夜携金器回家遇劫
金店老板深夜携金器回家遇劫
调控以来浙江十大经典房产案例
调控以来浙江十大经典房产案例
特荐专题 更多...
4万元保健品吃毁容颜 “如新”公司遭浙江消费者投诉
一张“体检报告”为何搅动千家企业神经 海宁要素改革探秘
金店老板深夜携金器回家遇劫
调控以来浙江十大经典房产案例
地铁江底趴窝 乘客步行20分钟
杭州黄金地段 豪宅公租房比邻
子女升学 父母要摆八次酒?
平湖一塑胶厂事故致8人死亡
我要爆料
如您提供的新闻素材一经采用,将可获得30元到300元不等的爆料奖。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