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苍南7月13日讯(特派记者 童俊 唐明 汪洋)时隔一年,我们又来到苍南县马站镇的霞关渔港“追风”,这里是浙江的“虾皮之乡”。
此时的霞关像是变了一个天,雨被大风刮起横着到处乱砸。站在霞关码头附近,可以看到大风掀起的大浪不断撞击着码头,浪花有十余米高。
防洪堤和大坝上满是围观的人群,伴随着惊涛拍岸的巨响,人群发出刺耳的惊叫,继而四处奔散。躲闪不及的人就很悲催地被浇个“透心凉”。
渔港船只去福建避风 男人们大多捕鱼为生
30多岁的陈大姐是土生土长的霞关人,从出生那天起就跟大海打交道,还嫁了个渔民。
她站在堤坝上,抱着5岁的女儿,神色凝重,向南望,在一海之隔的福鼎市,她的丈夫和村里的渔民们都在那里的港口里避风。
本来,这段时间村里的渔船都停在霞关渔港里,但随着台风“苏力”逼近,渔港水域巨浪翻滚,也开始变得不安全,当地政府部门紧急把这些渔船撤到了福鼎市的一个港口避风。
从霞关开过去需要3个小时。
她说,这里的男人们大多数以海洋捕捞为生,女人一般在家带孩子、织补渔网,忙时也会跟着男人出海,给船员做饭,或者把捕捞上来的虾烘烤成虾皮。一年里,男人们有5个多月在海上漂泊作业,不能回家。
最忙的时候就是八九月份后,禁渔期结束,男人们就要出海了,主要在舟山附近的东海海域作业,一直忙到12月才能回家休整。期间,他们会在沈家门码头附近租个房子,烘烤虾皮,再在当地销售。
“我们都是靠海吃饭的,收成好的话,一年赚个十来万,不好就要折本了。”
陈大姐的丈夫干了一辈子渔民,终于在2011年与几个村民一起凑份子,再向银行贷款,花200万买了一艘渔船,当起了船老大。
“招个小工一个月就要1万多,今年虾皮生意也不好,贷款还没还清,亏死了。实在请不起人,我就自己上,把孩子交给奶奶和外婆照顾。”陈大姐忧心忡忡地说。
海边的孩子习惯了台风天 追逐、拍照、嬉戏
“杭杭,别靠太近,小心点。”看到儿子黄承杭跟着村里孩子往卷起海浪的乱石堆边走去,陈大姐赶紧“叫停”。
杭杭今年12岁,下学期就要上小学6年级了,他可比妹妹要淘气多了。
尽管每年这样的场面要经历三四次,但每逢巨浪滚滚涌来,拍击岸边岩石水花四溅时,他和小伙伴们都会尖叫起来,再追逐着跑开。如此往复,乐此不疲。
在杭杭的身后,16岁的叶莉莉正拿着手机拍照,有个朋友说没见过台风来的样子,她要拍个照片用微信传过去。
她的父亲也是渔民,此时跟陈大姐的丈夫一样在福鼎的港口避风。
“这次风浪比桑美那时候大多了,但破坏力小了很多。”2006年,超强台风“桑美”袭击苍南,那时候莉莉才9岁,但她清楚地记得,那年自己家两层半的房子在台风过境后硬生生地被“削”成了两层。之后,她家就从大坝旁边搬到了靠近山脚的地方。
“我们这里可是超级无敌海景房哦!”莉莉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