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口头传统(如民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如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戏曲)、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这些没有实物依托的传统文化遍布全省各地,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9月20日,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名单将被递交到国务院,参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申报活动。这意味着,传统文化的保护逐渐从民间传承走上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路子。
申报
白娘子传说、金石艺术等34项率先入围
近日,省文化厅准备组织浙江的一批文化遗产,赴京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杭州的白娘子传说、西泠印社金石艺术、华宝斋雕版印刷、龙井茶叶生产技艺、胡庆余堂中药文化、梁祝传说、浙北蚕桑丝织、浙东锣鼓、瑞安藤牌舞、新昌调腔、绍兴平湖调、宁绍红妆、景宁畲族祭祀仪式等34个民间艺术文化项目。
谈到这次的申报,浙江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副处长王淼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主要有民间表演艺术、造型艺术和民俗风情三类,目前很多已经处于濒危状态。为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浙江省已经启动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自2002年至2005年,拨款2000万元用于民族民间艺术抢救、保护和民间艺术人才的培养。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就是在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经过专家委员会评审、公示征求意见而筛选确定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有“5年规划”
王淼介绍,这34个项目包含在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内,不过还只是初拟,向国家申报的截止日期是9月20日。在此之前,有地域独特性、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还可以继续申报,不限名额。目前社会文化处也接到一些名录外的项目的申报意向,预计浙江省将有近50个项目参加申报。一旦申报成功,国务院会提供具体的保护方案步骤、资金保障以及相应的专家人员,并将在年底向外公布。
浙江省是民间艺术文化保护起步较早的省份。浙江省政府是第一批被国家列入民间艺术保护试点省的,也在全国率先公布了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早在2003年,我省就启动了民族民间艺术普查工作,在近两年时间里挖掘出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民族民间艺术,经过多方评审,挑选出64项民族民间艺术,列入我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日前召开的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提出大力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八项工程”中就有关于文化保护的工程,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计划已经制定到了2010年。
动态
绍兴黄酒:小作坊里寻访酿酒秘方
提起绍兴黄酒,可以说是响誉海内外。江泽民同志曾赞誉“中国黄酒——天下一绝”。
几十年过去了,绍兴黄酒酿造技术推陈出新,现代化的机器生产使黄酒产量大增。但与此同时,传统的黄酒酿造技术却濒临消亡的境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保护传统的黄酒酿造技术成为了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这次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绍兴黄酒行业协会的秘书长陈祖亮介绍,目前,绍兴市文化局、经贸委已经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申遗的相关工作。现阶段申遗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绍兴黄酒协会的工作人员已经被分派到绍兴周边地区去寻找酿造黄酒的小作坊,去探访最原汁原味的酿酒技术,相关的申遗材料也在加紧编撰。陈祖亮表示,他们还打算拍一部有关黄酒酿造的纪录片,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这门传统工艺。
胡庆余堂中药文化:近百年前的避温丹有望重生
“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拥有120多年历史的胡庆余堂被称为“江南药王”。作为全国保护最完好的国字药号,胡庆余堂最能体现中国的药业文化。其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中药文化,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徽派商业古建筑群以及独特的中药制作方法,都成为了胡庆余堂这次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利“武器”。
负责这次胡庆余堂申遗工作的胡庆余堂投资有限公司主任孙群尔向记者介绍了具体的操作情况:胡庆余堂这次准备的申报材料主要包括胡氏避温丹等特有中药的制作工艺;清代古建筑群;悠久的中药文化三方面。胡氏避温丹等中药是胡庆余堂特有,其制作工艺有近百年的悠久历史,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不久的将来就会趋于消失。古建筑群以及与胡庆余堂有关的上百个民间传说与制药技术相结合,更有利于展现胡庆余堂独特的魅力。
孙群尔认为,胡庆余堂作为中国中药行业中一股重要的力量,这次申遗活动必将使中药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他也希望大家都来关心这一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能,让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专访
申遗的影响力不可估量
吴露生(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研究员)
吴露生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针对省内的民间传统艺术,尤其是民间舞蹈进行调查工作。而了解这些传统文化的现状,就是为了对这些传统文化来一次清理,对濒危状态的传统文化进行抢救。通过对省内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普查,他觉得,“紧迫感更强了,危机感更明显,更有要做好工作的欲望”。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艺术所依托的农耕文化已经在逐渐消退。而这些非物质性的文化遗产没有实体,比较虚无,容易被误导,他举了一个“白娘子传说”的例子,这个故事正在历史的演变中走样,处于“濒危状态”。很多影视剧作品扭曲了这个传说原来的基本内核、基本精神,破坏了白娘子的形象,破坏了作品的原生态。
这次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是政府表明了对保护传统文化的一种态度。虽然申报工作只是整个保护传统文化工作的初级阶段,但一旦列入了国家的保护名单,就会确保有一定的财力、人力、科技手段对这些传统文化进行保护,这样才能够开展下一步的保护计划。在制定了切实、有效、可行的计划之后,有关部门将组织骨干力量,联合专家、老艺人和当地的文化工作者,共同来完成这个任务。
同时,吴露生也指出,这次的申报,对于这些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有着重大意义,它们将被铭记在历史中,同时成为当地的名片。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另外,对于其他需要保护的传统文化项目,能够起到一个示范作用,影响力将不可估量。
不忘祖先不忘根本不忘溯源不忘来历
吕洪年(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民俗学专家)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祖先留下很多非常珍贵的东西。随着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这些珍贵遗产面临失传的困境,其实这样是很可惜的。现在,能够有一个相关的抢救保护措施出台,其实就是一种不忘祖先,不忘根本,不忘溯源,不忘来历的表现。
这些珍贵遗产有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建筑、文物、器物等等,他们的作用一目了然,还有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这类遗产主要包括民俗资源、风土人情、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民俗礼仪等等,这些东西,包括的范围很广,和日常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没有一个很具体的形态和标识,稍不加关注,就有可能失传,这种损失是无法挽回的。所以,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了我们这代刻不容缓的使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任务非常艰巨。现在,通过申报相关的项目保护,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传统民俗的重视,能认识到这些东西的意义和价值。
不过浙江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很多,必须根据每一项内容的不同特点和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保护。比如中药文化,在这次的申报中就有相关的项目,这些有悠久历史的国药号,有自己的经营理念,有自己的传统品牌,有相当的知名度和信誉度,这本身就是一大遗产。这些国药号,经过几代人的经营,才有现在的规模,所以在老百姓心目中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种传统品牌效应,在现代假冒伪劣泛滥的时代,是极其可贵的。同时,中医中药符合生态学原理,有利于人体抗病保健,申遗对传统医学的复兴也将会有积极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自然条件与历史文化两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如果要加以保护,需要抓住根本,要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护人文历史,才能真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