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2005年岁末,在我们去浙南瑞安采访前,不少同志都说:像温州经济这么发达的地方,多数村庄都能借着“东风”,可以像奉化滕头村、东阳花园村那样大展宏图了吧。
调查出真知。我们碰到的第一位乡镇干部——瑞安市高楼乡党委书记陈庆凯让我们对此有了清醒的认识。他说,高楼乡在瑞安西部山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才5200元(不到全省平均数),主要产业是杨梅、大棚蔬菜等。瑞安全市37个乡镇约一半是农业乡镇,主要靠效益农业增收。马屿镇党委书记张榜桃说,全镇去年工农业产值5.85亿元,在市里算中等了,但由于交通不便,曾经兴旺的十大市场早些年就“衰落”了,小城镇如何在工业之外吸纳更多劳动力,进而为农民、为镇财政提供更多增收机会,也是个难题……
于是就有一个问题——经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像这样经济上不冒富、甚至欠发达的乡镇、村,怎样按照中央和省里的要求全面建设新农村?
时任温州市委常委、瑞安市委书记的钱建民回答:必须先解决一个思想误区,新农村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要充分认识到这项任务的艰巨性和发展的阶段性。他说,区域差异是现实存在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不同类型的新农村。山区就难以通过大规模发展工业去培育新农村的新产业。农民小康、环境优美不也是新农村吗?因此建设新农村前提是规划。要树立全局意识和统筹发展的观念,制定产业经济发展、村庄布局等全方位的规划,细到市、县、乡镇、村,然后一步一步实施。
“五个手指也有长短”,飞云镇党委书记李志林说,在瑞安既有年工业产值上百亿元的塘下镇,有他们这样工业产值30多亿元的乡镇,也有欠发达的地区,即便在飞云镇内也分上、中、下三类村。对基层来说,关键是统筹兼顾,缺啥补啥,根据各自特点、发挥各自优势建设农村现代产业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后盾。
有特色产业基础的小城镇是农村经济的增长极。马屿镇党委书记张榜桃说,2005年他们那里56省道改建段通车了,以前到市里要1小时,现在只要20分钟,路通则商流。2006年,镇里计划下大力气恢复昔日市场的繁荣。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原有的眼镜、皮鞋等第二产业也要做精、做出特色,提高产品附加值。
农业乡镇通过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同样大有潜力。钱建民举例说,瑞安篁社村成立农机合作社,农民把粮田交给合作社代种、代管、代销的经验2005年在全省推广后,瑞安全市共建起了6个合作社包下了全市的粮田,光这一项农村经营组织的改革,就让农民每亩地增收200元。从这里可以看出,农业产业化、农村科技、体制有多少值得创新之处,又将迸发出多大的效益。
高楼乡党委书记陈庆凯虽然身在“穷乡”,乡里“人头费”也是上面拨的,但他挺有信心。他掏出正反两面打印的四页纸——“高楼乡休闲观光农业开发规划构想”介绍开了:“新农村新产业,我琢磨着当前在发展效益农业的同时,延长产业链,发展省里提倡的‘农家乐’是高楼建设新农村最现实的,既不破坏生态,又发挥了山区优势,准行!”据了解,2005年乡里建起了2000亩杨梅观光区,办了杨梅节,还从上海引来了3个“千人团”,杨梅价格涨了3倍。下一步,动员农民从旅游上多赚钱、开发乡里的宋代古村落也都有戏。
陈庆凯说,对工业欠发达乡镇、村来说,建设新农村,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效益农业、生态农业、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也是值得探索的新农村建设路子。
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提出来的。钱建民说,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充分重视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他高兴地算了一笔账:2006年,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农民免费健康体检等,再加上刚推出的免除义务教育杂费,市级财政现在算来就将增加支出1.7亿元。下一步我们还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新农村建设,在温州,特别是要鼓励有责任感的企业和先富起来的农民企业家与家乡或贫困村开展结对建设活动,提供资金等支持。
告别瑞安时,陈庆凯把那份当宝贝一样的“规划构想”塞给了记者,还说:“到省城帮我们推广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