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者特别是众多女性消费者美容次数的攀升,美容企业在提供产品、服务时出现的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也日渐增多。近段时间,萧山区消费者协会和工商局12315消费者举报投诉中心,连续接到多起关于美容方面的消费投诉,使这方面投诉呈明显上升趋势。
案例一:进口美容产品违反质量法
邵小姐向消协投诉说,她于去年7月在萧山某美容SPA馆花5000元买了意大利“贝嘉文”系列美容护肤品,并在该店接受了4次皮肤护理。8月2日,她发现自己的脸部有红肿现象,经多家医院治疗均不见好转。
邵小姐认为自己脸部损坏与使用“贝嘉文”有直接的关系,要求美容馆赔偿,但双方多次协商没有结果,她只好向消协投诉。
消协工作人员在调查后发现,该产品没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厂名和厂址,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今年4月17日,经过调解,经营者同意补偿邵小姐18000元。
案例二:免费做面膜还真不免费
林小姐在逛某商场时路过商场三楼美容店,服务小姐邀请她免费试做面膜,林小姐答应了。可是服务小姐却在做面膜时,擅自拆开新的化妆品给她使用,做好后要求林小姐付200元。
林小姐认为店家事先承诺是免费的,不能接受付款要求。但由于店家不让她离开,最后还是付了200元。
此事经消协调解,美容店退还了林小姐200元。
美容陷阱无处不在
随着夏季来临,爱美人士对肤色、体重越来越在乎。“三天嫩肤美白”、“七天瘦身”等夸张的宣传广告也越来越多,其实这些夸大的宣传是不可信的,求美心切的消费者极易受到误导。
常见的“免费美容”其实也暗藏玄机。一些美容店推出的诸如“免费护理”、“免费赠送”等活动,看似诱人实则是“诱饵”,消费者一旦上“钩”,名目繁多的费用就可能不断发生,让消费者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一些美容店卫生不达标,对顾客不负责任,美容师未经培训、体检就开始为顾客服务。一些自称为专家、医师的其实并不一定专业,美容设备简陋落后,美容材料质量低劣,为美容不成反毁容的事故埋下了祸根。
最明显最容易诱发纠纷的还是“美容消费卡”。一些美容店为了“锁住”和吸引更多消费者,推出月卡、年卡和贵宾卡等不同折扣、种类的优惠卡,一旦消费者订购、持卡消费,美容师又会配合效果进行推荐和“诊断”,往往使消费者不由自主地掏出高于“优惠”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费用购买其所谓的配套美容护理产品。如不购买,则以种种借口简单应付消费者或是拖延时间,消费者再也难以找到“上帝”的感觉。时间一长,某些美容店就会以“服务”已过期等各种理由,拒绝提供承诺的各项优惠服务;而对消费者对效果甚至是伤害的质疑,则会以没接受“建议”或个体差异等理由为自己推卸责任。另外,有的美容店在消费者购买美容卡后,就悄无声息地“迁址”甚至消失,使得美容卡成为一张废纸,给消费者造成经济和精神的双重伤害。
美容要注意自我保护
消协和85051890提醒消费者,在美容消费时请注意以下问题。
一、应选择证照齐全、信誉度高、从业时间比较长的美容店美容消费。
二、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理性消费,对缺乏科学依据的虚假广告不抱幻想,不盲目追求时尚,不要轻信那些免费美容的谎言。
三、特别要注意对所购买的美容产品和服务项目内容进行详细了解。
四、办理美容卡的消费者,在办卡前要详细了解、阅读和签订美容服务协议(包括详细约定美容卡的适用范围、服务内容、退卡手续等)。每次做完美容,要向经营者索取接受服务项目和价款的书面记录。
五、使用美容单位的产品时,一定要仔细查验产品的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以及产品相关合格证明材料,对进口美容产品应看是否有合法进口手续,中文标识及说明书。
六、注意索要、保留发票和相关凭证,以便出现纠纷时能有效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