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旅游局发出出行警示,最近去法国旅游要警惕当地一些假冒的警察以检查证件为由,对游客进行搜身检查,趁机盗取游客的钱物。中国驻法国使馆警务联络处提醒,游客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外出旅游使用信用卡或支票,身上少带现金,尽量集体活动,避免单独活动,更不要在深夜外出活动。
浙江的部分出境旅行社就曾经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浙江建设国旅出境中心总经理陆晓奇说,几年前,他们有两个客人就曾在巴黎街头遭遇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当时,两名游客路过一条小巷。突然,三个老外冲到他们面前,拿出证件。还没看清证件上写的是什么,他们已经被逼到了墙角。三个老外一把夺过他们随身的包进行“检查”,还在他们身上一阵猛搜。搜查结束,把包迅速扔还给他们。“整个过程非常迅速,不出三分钟。”
惊魂稍定,游客打开包一看,证件还在,钱包却不翼而飞了。
国家旅游局提醒,最近,这种假扮警察进行抢劫的犯罪分子又猖獗起来。
“除了法国,荷兰、比利时这几个国家也都有发生过。根据经验,假警察通常身穿便服,作案时两三个人一起,专门瞄准穿戴阔气、携名牌包具的外国人下手。”陆晓奇说,犯罪分子多是利用外国游客语言不通,又不了解当地的制度,有的假警察一上来便说,“我们怀疑你藏有违禁品,要对你进行搜查”,这样一吓,游客常常被弄得六神无主,任由犯罪分子摆布。
法国警方提醒,根据法国法律,警察有权在公共场所检查外国人的证件,但此类检查很少在旅游景点进行,检查时多有身穿制服的警察配合。而且,被查者有权要求在确认对方的证件之后,再接受检查。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现行案件,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法国警方会安排翻译,在就近的警察局内进行身份核查,原则上不会在公共场所立即进行搜身行动。
2007年,前往法国旅游的中国公民就有70万之多,其中不少是浙江人。陆晓奇说,如果碰到类似事情,要保持镇定,做到“不卑不亢”,既不要开包任由人家搜查,也不要剧烈反抗。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建议马上打电话给导游,由导游来帮忙处理。